第1111章 辩题背后的含义 (第1/2页)
学派辩论第二日开始,围观的贵族越来越多。 而有了第一天那么奔放的辩论以后,各大学派也已经的确开始不顾忌天子在不在场了。 接下来的辩题那是一个比一个激进,甚至直接开始批判起了曾经的王室。 急的唐杰大夫在下面那是气的直跺脚,但是周建国则呵呵直笑。 思想类的辩论话题一直持续到了第五天。 各大思想类的学派也是从未有过的酣畅淋漓的大辩论。 辩论这个东西,就是越辩氛围越好,越辩越激烈。 前两日,齐国新思想学派的很多观点还被学术界所不齿。 但是到了第五日的时候,因为各大学派本身话题也已经开始激进。 导致齐国新思想学派的很多观点开始慢慢的被一些学子在心里接受了。 新思想学派的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思想论述反复的出现,让更为年轻的各学派学子开始出现了认同。 毕竟年轻人,接受标新立异的观点总是比老家伙们快。 这一切也让一直在关注的庆克十分欣喜,因为庆克要的就是不停的影响下一代的学子。 而在第五下午的那个辩题,直接让天下的学子有些发懵。 辩题题目就是‘个人财政权的神圣性’。 这个辩题之所以会出来,那是因为天子的新法变革与齐国的变革都强调了财产权。 但是天下人并没有太在意这个财产权,认为只是这么一个由头。 因为上千年的分封制,让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常识。 那就是谁分封的我,我的一切都是分封的人给的。 就像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士大夫,士大夫分封家臣。 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是连自己的一切都是分封者给的,包括命。 还谈什么财产权? 何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 华夏数千年,只要有人犯罪,抄家那是非常常见的事。 也就是说财产权与这个人的人身权是绑定的。 当这个辩题出来的时候,观瞻的贵族,以及参与辩论的各大学派都有点不知所措。 庆克之所以要设立这样的辩题,依然是为了唤醒这个时代人们对于自己利益的保护。 更是要剥离财产权与人身权的绑定。 因为庆克要打造的是一个全新的商业帝国。 如果财产权与人身权不剥离,那么天下人的财产就没有一个安全感。 商人的财产没有安全感,那天下的商业逻辑总是畸形的。 这样不利于营商环境。 周建国看了这个辩题以后,觉得庆克与自己不谋而合,所以周建国也非常赞成这个辩题。 这个辩题出来以后,瞬间冷场了。 因为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辩题的切入点是哪里。 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个时代没有几个真正明白财产权是什么。 因为这个时代的财产权基本是跟权力挂钩的,只要贵族们在诸侯国取得了权利,那么自然就会有财富。 而一旦权势衰落,自然就会失去获取财富的渠道,失去权势的人更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财产。 庆克要建立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拥有财产的与权力无关。 周建国在周国的变革,也是为了让底层民众慢慢富起来。 因为在周建国眼里,就是因为底层民众没有财产权,导致他们没有积极的劳动性。 但是观念的转变,那可不是一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