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 48 章 (第4/4页)
欧执名确实演得好,若沧看得唉声叹气,感受到了另一种家庭的悲剧与折磨,哪怕知道是演出来的而已,他老是觉得,这世上总有这么一个家庭,单亲母亲撑起养活孩子们的重任,而孩子也要肩负起照顾孩子的重任。 “当时你才那么小啊。”若沧感叹道,“可是你的悲伤都要溢出来了,演得也太苦了。” 欧执名盯着屏幕,一言不发,等到片尾曲出来的时候,才扯出一个笑,说道:“感同身受罢了,现在想想,也没那么痛苦。” 若沧好奇的看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慨。 然而,欧执名却没有顺着感慨继续聊下去。 他抬手换了电影,“……早知道不给你看这部了。晚上应该看点轻松愉快的,喜剧看吗?” “你演的?” “我好像没演过喜剧。” 若沧又开始剥花生,“哦,那我不看。我就想看你演的。” 欧执名没有演过什么喜剧。 更想不到自己演过什么轻松愉快的电影,他手上漫无目的的翻找着影片列表,忽然眼前一亮。 “那就看看你同门杜先生的代表大作。” “嗯?”若沧抬起头,“什么大作?” “《庄周梦蝶》,当初杜先生进入娱乐圈视野,靠的就是这部电影。” 即使没有杜先生开光做法,逆天改命,《庄周梦蝶》这也是一部好电影。 一位小提琴艺术家颠沛流离,与乡村里敲锣打鼓的戏班共演一幕《庄周梦蝶》的故事,正如片名,小提琴家仿若身在梦中,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欧执名几乎能够背下来里面每一句台词,默写出每一部分镜。 明明是讲述一位小提琴家的苦难,却用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基调,把一切表现得如同庄周梦蝶一样浪漫。 小提琴与村里戏班子这样不搭调的两种艺术,和谐的演出《庄周梦蝶》的瞬间,能够震撼每一位观众冰封的灵魂。 同样是十一岁,欧执名拍摄《庄周梦蝶》的时候,幸福得好像一场短暂的梦。 有着完整的家庭,还没有经历过失去双亲的痛苦,也没有感同身受的去拍《妈妈回家之前》。 欧执名只是电影里的一个小配角,在剧组待了不到半个月。 他们走到偏远的乡下,欧执名作为小提琴家的儿子,努力的衬托出小提琴家的慈父形象。 电影的情绪相当温柔。 一位小提琴家下放到了村里,用自己艺术家的手,去割稻草,扛砖头。 他累得腰痛的站起来,皱眉喊道:“知礼,你在做什么?” 欧执名饰演的儿子知礼,正牵着一个年纪极小的姑娘。 怯懦的说:“我和她玩呢。” 若沧一愣,欧执名从小演什么角色像什么角色。 这灰头土脸的样子,和身边干干净净的可爱小姑娘比起来,简直是个泥里打滚儿的野孩子。 哪里有“知礼”这个名字文雅。 屏幕上的小姑娘,看起来才三四岁,眼睛会说话,可爱得不得了。 欧执名怯怯懦懦被小提琴家训话的时候,她眨着眼睛,穿着一身花裙子,傻傻的站在旁边,还会因为欧执名挨骂,偷偷笑他。 小姑娘出镜不多。 只有几个镜头,文文静静,不爱说话,一双眼睛澄澈。 在电影里,她是乡村戏班子的孩子,小提琴家把她送回去的时候,也是第一次接触乡村戏班这种吵闹艺术。 在那个时代,村里的戏班会敲锣打鼓的演几部样板戏。 那些与西方艺术根本沾不上边的乡村艺术,成为了当时广受欢迎的消遣方式。 自从小提琴家与他们碰了面,就盯着他们的二胡看。 同样是拉奏的弦乐,导致没有琴的小提琴家,有了大胆的想法。 电影拍得轻松愉快,若沧看着小提琴家在戏班帮助下,努力想造出一把小提琴的样子,都觉得那个年代也有朴实的一面。 那些啼笑皆非的尝试,最终做出来一把像是小提琴的琴。 哪怕拉出来的音调鬼哭狼嚎,也叫小提琴家沉醉于梦中,仿佛站回了心心念念的舞台,拿上了他心爱的小提琴。 电影拍得格外浪漫。 鬼哭狼嚎的二胡小提琴乐,渐渐变为了真正的小提琴乐曲。 艺术家的灵魂,永远会被这些动人的旋律唤醒。 苦中作乐,有苦有乐。 小提琴家成为了戏班的常客。 当若沧第二次见到小姑娘的时候,她正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 他突然升起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直到镜头过去了,他才赶紧抓起遥控,把画面倒了回去! “怎么了?” 欧执名刚表达完困惑。 若沧已经冲到了电视屏幕前。 他仔细端详着小姑娘画在地上的痕迹,再看了看这小姑娘。 那种越看越熟悉,越看越像的感觉,令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啊!” 若沧指着那个长得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见鬼似的说道:“这是我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