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材料与新型战舰 (第2/2页)
强了内部骨架结构,然后将第四代离子发动机替换上去,开始了模拟测试, 不过陆晨这次想的有点简单了, 在这艘放大后超过一公里的飞船模拟接近蓝星之后, 收到行星引力影响,船体内部的多个地方的受力产生了不均匀现象, 很快,从全息平台上面可以看到,这艘飞船在靠近蓝星之后,因为受力不均匀,直接在空中解体, 看到这种情况,陆晨也知道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再考虑了行星引力的影响之后,最新的小行星级货运飞船出炉了, 经过了全息模拟测试之后,显示一切正常,及时在蓝星降落,内部主体结构也不会收到大的影响,完全在设计方案的数值之内, “零,按照上面的方案进行制造,先建造一艘试验舰!” “好的先生!预计建造时间3个月,” “这么久?” “先生,这款飞船不同于以往的飞船,因为飞船过大,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所以建造时间会长很多, 并且以后的飞船体积越大的话,制造时间也会越久!” “好吧,那就先造着再说!” 看着全息平台里面的飞船,陆晨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建造时间, —— 小行星级货运飞船 长度:3500米 宽度:800米 高度:150米 自重:5万吨 载重:10万吨 引擎:10发四代离子发动机 速度:200km/s 武器:5座3联装10m口径近防电磁炮, 航程:0.5光年 —— 货运飞船设计完成之后,陆晨接着开始设计第一代星际战舰, 按照陆晨的标准,这艘战舰属于驱逐舰等级,总重量只有3万吨, 采用5发四代引擎,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550km/s,巡航速度在350km/s 不过对于战舰,陆晨算是第一次进行设计,很多细节方面都不太清楚, 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设计出性能强悍的战舰,在之后的几天里面,陆晨查看了大量的海面舰艇的数据, 看过之后,对于自己的第一代战舰,有了比较清晰的想法, 经过几天的研究,陆晨终于完成了第一代宇宙驱逐舰的设计,陆晨将其命名为蜂鸟级驱逐舰, —— 蜂鸟级驱逐舰 长度:1000米 宽度:300米 高度:80米 重量:3万吨 乘员:500人(人工智能控制战力发挥不到40%) 引擎:5发四代引擎 雷达:第一代量子雷达,探测范围一千万公里, 航程:一光年 武器配备: 30座6联装10米口径近防电磁炮, 20座导弹发射井,可配备导弹500发,发射东风41改进型导弹,经过离子发动机改装,飞行速度达到了20km/s,射程20万公里 6座2联装新型离子炮主炮,射程50万公里, —— 看着眼前的驱逐舰数据,陆晨非常满意, 将资料传给零之后,陆晨询问到:“这款战舰制造第一艘试验舰需要多长时间?” “先生,经过计算,如果虽有设备全由我们自行制造的话,第一艘试验舰需要半年的时间才可以建造完毕,” “这么说还有其他方案喽?” “是的先生,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飞船内的很多设备都可以从龙国军方采购,可以节省我们大量的时间,” “有哪些设备可以从他们那边购买?” “先生,量子雷达还有量子通讯系统可以直接从龙国官方购买, 其中量子雷达会占用我们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制造相应的产线, 而生产时间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这里面有着很多的零件属于管制产品,市面上没有出售,需要我们自行建立生产线” “既然这样的话,优先选择从龙国官方购买吧,但是相应的产线也需要建立, 计算一下,如果所有设备都齐全的话,后续的建造需要多长时间,” “先生如果设备齐全,建造一艘蜂鸟级驱逐舰需要三个月时间,” “那还行,可以接受,第一艘试验舰采用第二个方案需要多长时间!” “先生,采用第二套方案之后,在明年五月份可以完成第一艘试验舰的建造!” “嗯,速度还能接受,这样的,第三批飞船不是快要出发了吗! 后面再出发的飞船都携带一部分制造材料,到火星建立飞船生产基地,我们需要加快速度了,争取在两年内可以形成一个驱逐舰编队,” “好的先生,需要建设多少条产线!” “先定个小目标,建个100条产线!” “好的先生,生产计划已制定,预计在明年六月份可以下线第一批100艘蜂鸟级驱逐舰!” “很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