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_第三章通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通途 (第4/4页)

看。你现在对于在泾水和洛水上建桥有什么打算?”

    史禄皱了皱眉头道:“按理说最安全的建桥方式便是建石拱桥只是这拱桥从南到北恐怕要过一百丈之巨。这样一来技术难度委实太过巨大已经过了臣所难想像的程度;而且河水湍急需要的巨型桥墩也非常难以建立。甚至可以说根本连送都没有办法送到河中!而要建木桥的话长度会短一些大概在六七十丈左右长就可以。但是木桥又不耐河水冲击所以不可能建桥墩在河中这样就必须要让桥面自己承受住向下的坐力而这以目前技术水平来看也难以办到。臣现在是寝食不安束手无策啊!”

    扶苏闻言也不禁为难起来:“历史上直道是建成的说明现在的古人还是有办法完成这一壮举的。只是具体修建者早已湮灭在历史中。已经不知道是谁想问都没办法问。目前由史禄修建却卡在造桥这一关上看来要想想办法了!”

    忽地扶苏想了起来现代地索拉大桥模样不禁笑道:“本君有个解决方式史大人要不要听一听?”史禄奇道:“君上并不熟悉工程学如何能想得出办法?臣愿意一听君上高见!”

    扶苏笑道:“办法是这样的:在河南河北各建一个结实的高墩高约数丈或十数丈。高墩上树立两个巨型的木桩群用结实的铁链将坚固的木桩和桥体相连接使得木桥向下地坐力被铁链传递到木桩上而抵消。还可以在桥底也铺设一群同向的铁索以进一步支撑和巩固木桥。这样一来不是就可以轻松地将大桥建成!?”

    史禄闻言呆了忽地蹦了起来大叫道:“好办法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呵呵铁索拉木桥。真是奇思妙想啊!”史禄兴奋得手舞足蹈、如疯如颠!

    扶苏笑道:“行了行了。史大人别高兴坏了!以史大人的奇才想必本君一点即透不用再进一步说明了!对了我秦国目前新建的兵造已经开始生产铁质兵器你所用的铁链可以让他们进行生产!”

    史禄大喜地一拜倒地道:“臣一向自负工程学方面天下没有人可以过我没想到今日受君上一番教诲!臣现在真有点奇怪君上文采武略样样精通连工程学竟然也有如此造诣莫非真是天上神仙下凡?”众人闻言一阵大笑。

    扶苏也微笑着摆了摆手道:“史大人过誉了本君也是偶灵感而已要真论工程水利方面的本领十个本君捆在一起也比不上史大人一个!”史禄忙道:“惭愧惭愧!”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只是扶苏心中却有些遗憾:“原先历史中的泾水和洛水大桥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奇迹?太可惜了现在这只能成为一个永远地谜了!”

    ……

    不久史禄派人送信来咸阳邀请扶苏前往离咸阳的泾水去欣赏泾河大桥的建成!扶苏闻言大喜兴冲冲地带人便赶往泾水而来。

    已经修好的直道十分好走战马奔腾如飞度极快百余里的直道大半天便跑完了太阳刚刚有些暮霭的金黄扶苏等人便来到了泾水大桥之旁!

    此时史禄早率大批将作少府官员在桥旁等候见扶苏到来连忙迎了上来。

    扶苏跃身下马大笑道:“怎么样史大人桥已经建成了?”史禄也兴奋得满脸红光道:“不辱使命顺利完成!非常的结实耐用今早测试时十六辆马车停在桥上大桥都没有任何的不稳!”

    “太好了!”扶苏兴冲冲地便向泾水大桥行去。

    众人顺着一个渐行的缓坡登上桥南的给高大墩台这座墩台从河面道最顶点估计足有十丈高!而一座长达近六十丈地巨大木桥从浩浩荡荡的泾水水面上飞架而过在连接着粗大木桩的一支支铁索维系之下稳如泰山的傲然屹立着!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便通途!”扶苏大笑一声重重地踏在了桥面上那感觉就两个字‘稳’和‘爽’:要知道这可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泾水这样的大河上成功建造起一座成功的桥梁!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便通途!好好说得好!”史禄激动道:“君上请把这句话写下来臣要竖碑立在桥边让世人看看我秦人的成就!”

    当下有乖巧的马上奉上笔墨扶苏大笔一挥在一块白绢上留了下墨宝!这句原本属于**的妙语被扶苏盗用后和这泾河大桥、直道一起永久地载入了史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