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第2/2页)
于舒婉这才那些通知信回家。 - 家里对于舒婉投稿成功的消息都很震惊。 尤其是于满仓,拿着烟的手被烫了一下,才龇牙咧嘴的站起来抖胳膊。 “小姑姑真厉害!!” 于果果拍着手,脸蛋红扑扑的鼓掌,“我要告诉我所有同学小姑姑上报纸了!” 于舒婉摸摸她的脑袋:“是姑姑的画上了报纸。” “一样的一样!”于果果满眼的崇拜。 于舒婉也任由她去了,转头看着张凤菊,“妈,我明天要进城一趟,信上让我去拿稿费,再把新画稿送过去。” 第11章 张凤菊认的字不多,算是半个文盲,她从来没想到,自己闺女的画居然有一天能出现在报纸上。 “舒婉太给我争气了,咱村里都传遍了,晚上回来一群人围着我问东问西,非要问拜的是那座庙里的菩萨,才有了这么个文学家。” “妈,是画家好不好。”于大海同样一脸的骄傲,纠正说:“我听人家说画家也就是艺术家,这可不是谁都能当的,什么拜庙,这是舒婉的天分。” 张红霞也点点头:“对对对,平时也没见舒婉咋动笔,今儿我瞅了一眼她桌子上刚画的小马,那真是活灵活现的,这就是天赋,别人学都学不来。” 果果闻言兴奋的拍拍手,看着旁边的于小刚,“看吧看吧,你还说你长大了也能画,哼,我看你长到一百岁也画不出来。” 于小刚气呼呼的别过身子,低着头试着在纸上画了两笔,不过很快他又给遮了起来。 于舒婉被围着夸了好半天,忍不住说:“其实也没那么夸张,我私底下还是经常练习的。” 上辈子爹妈不管她,只有奶奶看见她课本上画的‘女版杜甫’看出了她有这方面天赋。 天赋是有一点,但她也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 “老于,你瞧瞧,我就说咱舒婉将来有大出息,你还跟我抬杠。”张凤菊故意那话噎于满仓。 于满仓清清嗓子,表情有些不自在:“那这不是以前不知道舒婉还有这一手。” 上次于舒婉说要去投什么稿,于满仓还觉得她就是在瞎闹,当时的他,就是打死也想不到报社能看上舒婉。 眼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张凤菊也懒得跟于满仓吵架,说起了正事儿。 张凤菊:“老于,她孙姨说话靠谱,舒婉的婚事算是订住了,我打算找大队给舒婉做两个樟木箱,再置办两对新的绸子枕头面跟新棉被,你觉得咋样?” 其实能答应把彩礼给于舒婉,已经是于满仓在让步了。 樟木箱倒是好说,大队里找熟人买木头,于满仓自己就能给做好。 只是绸子枕面除了要钱还得要票,农村粮食县城布,县城的都缺布票,他们这一家几口这些年拢共没攒多少好绸子,有那么一点,他还想留给孙子用。 于满仓想了想,“樟木箱我做俩大的再做个小的吧,给舒婉装小物件,枕面就算……” “爸,我记得家里放的绸子够用了,等会儿我去给拿出来,让红霞也给帮着弄弄花样。”于大海忽然打断道。 张红霞一愣,随后很快附和的点点头。 于满仓:“……” 张凤菊呲牙乐了,表扬性的看了眼二儿子,又说:“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明天老于你开始做箱子,我跟舒婉一起进城再看看有没有红布头做婚鞋,再买点水果糖红喜字啥的。” 于满仓牙疼的应了下来,“行,席面到时候咋办,商量好了?” “说是过两天沈家来人再商量,村里我寻思着要紧的置办几桌大锅饭就够了,县城沈家那边不用咱们考虑。” 张凤菊掌家多年,家里有事总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吃完饭,张凤菊又拉着于舒婉把藏在柜子顶的箱子拿下来,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牙缸牙粉,毛巾皂角日化品,东西看起来有些年头,但都是新的,也不知道预备这些嫁妆准备了多久。 “妈可真疼舒婉。” 张红霞看了眼母女俩在堂屋挑东西,这才进屋,叹了口气说:“咱俩结婚那会儿,除了两床棉被,我妈啥也没给我准备。” 于大海摸摸鼻子,宽慰着媳妇儿:“可是你来了以后,妈什么都没少过你。” “我知道,所以我很感激咱妈一直对我这么好。” “可不是嘛,你想想,除了舒婉,妈就对你最好,咱大嫂都比不过你去。” “这倒是真的……” - 第二天。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