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第2/2页)
有用。 罗家兄弟也表示没意见,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陶太守父子的事,不管京城多少人反对,终究还是办成了。 陶培源顺利接了父亲官职,成为新的太守。陶老大人也顺利退休,不日就回乡养老。 沉翊钧调任信阳府,布局算是彻底稳了。 这一年的中秋,就在信阳过。 今年的秋收不乐观,春天的时候受到影响,很多人都没能种地。 也没种子,苏南丞他们来的也晚了,就算压住了下面的乱象也没法种地了。 不过有苏南丞坐镇,新任陶太守跟他爹是一个心思,府库那可怜的一点粮食还能暂时用。 而有苏南丞在这里,户部拨下来的一点赈灾粮食就没少的送来了。 虽然没被人克扣也不够,甚至可以说是少得可怜。 但是有就比没有强。 如今全国都需要赈灾,要不是苏南丞在这里,绝不可能有粮食落在信阳。 其实一样的,这里有,就有地方没有。 这一点,苏南丞心里清楚,他也不能叫本地人不清楚。 这种时候,收买人心的好时候,绝不能错过。 哪怕此时他只能叫本地人喝清的照见人影的米汤,那他也必须是恩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 有很多外地来的难民,他们也是一样的百姓,因种种原因,反正是活不下去了。 有的人来之前也不知信阳如何,只是没了去处,或者是本地有亲。 来了之后就惊喜的发现,这里有生路。 确实有,因为苏南丞组织了不少人开荒。 开荒今年也不能种地了,不过先把一些荒地开出来,等着开春专门种新的粮食。 这些荒地属于驻军,新来的人就跟驻军一起开垦。他们每天一个人有定量任务,能够完成的话,第二天就有一顿饱饭吃。 赚钱吃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抢着干。 不光是这个活儿,苏南丞还组织了本地一批人,将一些简单的水利设施弄好。 如此一来,也能增加本地粮食产量。 他是不懂这些,可有他坐镇管着人做。 做这些时候,百姓都看得见,甚至有些百姓不图什么吃的也来帮忙。 这是看得见的好处,有了这些,以后每年粮食产量都会高。老百姓还求什么呢? 吃饱饭就是最好的。 而与此同时,苏大将军定襄候的名声在这一片,算是家喻户晓。有些感情充沛的老百姓,甚至在家里给他建生祠供奉。 lt;a href=腹黑文 lt;a href= title=雪中回眸target=_blankgt;雪中回眸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