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第2/2页)
和轻轻叹了口气,转过身朝青衣道人长身而揖。 她认真道:“能与前辈相识一场, 是宁和之幸。正如前辈所言,今此一别, 今生不知还能否得见。前辈一路助和良多,千言万语不能道尽,只望前辈今后万事顺遂,保重身体……宁和拜别。” 宁和低头俯身,两袖举过头顶,一礼正行得端正,就听见面前的道人似乎是笑了一声,然后便有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道当头袭来。 风中隐约传来一道轻斥,有似有笑意:“小迂腐,走你吧。” 她什么也来不及反应,便侧身从这万丈悬崖之上跌了下去。 宁和一时错愕,下意识想要化出剑影踏于足下,却被一阵扑面而来的劲风裹挟进去。 那风卷着她,如同巨石压身,叫宁和动弹不得,只能于呼啸的风中朝着崖下坠落。无边无际的雾气涌了过来,浪潮一般凝聚成翻滚的漩涡。 头顶晴朗青空与隆隆的瀑布之声都像隔了一层纱般渐渐隐去。她睁大了眼睛,想要看清眼前的景象,可眼前却迅速被浓郁的雾气遮掩住了。 ………… “老师。” 有人在耳边低声道,嗓音沉沉。宁和觉得熟悉。 是我的学生?她想。 我应当在我的书院里……有何事?她想要张口回应这名学生,却始终提不起气力,试了三两次,才勉强张了张口,发出声音:“是谁?” “宁皎。”那人说。 ——阿皎! 宁和猛地睁开了双眼。 一条细枝柔柔地拂过她的脸侧,宁和眼前一片白光,伸出手,掌心扶在了一截有些干枯树干上。 是棵老柳树。 修士的五感极为敏锐,宁和嗅到了柳叶细细的清苦味。 她缓了缓神,待那股眩晕感过去,才转过身来。 宁皎就站在她的身后,一双翡翠般幽绿的眼瞳静静地望着她,漆黑的衣袍随着微风轻轻拂过满地碧丝般的草叶。 阿皎如今越来越像一个人了,宁和想。 他的背脊变得笔直、挺拔,长身而立,不再像从前那样举动间总带着终怪异的摇晃感,脸上神情也终于显得稍稍平和,不再给时不时表现出一种兽类的警惕、凶狠之感。 “阿皎。”宁和心头有些感慨,朝他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她左右环顾一番,发觉此刻她二人正位于一处不知何地的山谷之中。四周草木葱茏,身畔是一条淙淙而流的小溪。 宁和道:“你可知此是何处?” 宁皎摇了摇头。 “好罢。”宁和叹了口气,抬头望了头顶晴空。如今不知身在何处,当务之要自然是找户人家问路。而此处荒谷空无人烟,还是速速离开为好。 于是并指点出一星剑芒,足尖一点,翻身而上,回过头对宁皎道了句:“阿皎,走吧。” 宁皎默不作声地一点头,随她化作一道暗色遁光,一人一蛟顷刻远去。 . 宁和眉头微微蹙了蹙。 此处荒野,又不识路,她便将剑御得颇低,沿途只从树梢上掠过。 这里风中含着的气味很奇特。四处分明是许多绵延的矮山,可空中的风拂面送来的却不是宁和熟悉的山川的清幽气息,而是一股隐隐带着咸苦味道的潮湿水汽。 所过之处,一景一物都显得极为陌生。 宁和有些头痛:她们这到底是被那位青衣前辈丢到何处去了? 然而不论何处,要想寻到有人家的地方,沿水而行总归是不会出错。 剑光若流星,三五十里眨眼而过,宁和在一处矮坡后的树林前落了地。 这是一片灌木似的树林,那树木生得叶狭且深绿、枝干细密而呈褐红色,宁和此前从不曾见过。 前方连绵数里都是这样的树。 先前细细的溪水流至此处,已成了密布的河网,环绕着这片树林朝着远处奔行。也有许多细流漫过低矮的河岸,没入树林了之中,没过树丛深褐的根系。 宁和神色微肃,侧耳细听。风中那由远及近的,分明是浪涛之音。 宁和这半生来也算走南闯北,早年曾乘大船从越州城码头顺江南下,漂泊数月,一路行至福州城外。 犹记得当年立在船头遥望那帆布丛列、水波接天之景时的震撼之感,未曾想如今辗转际会,竟又来到了海边。 是的,海。 对于宁和这类山中田间长大的人而言,那股奇异的咸潮气息分明又特殊,极易分辨。 在她的感知里,这片树林再往西南数十里,陆地就被无边无际的水面所取代了。 而在这树林之后,河水的对岸,有一座小小的村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