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1/1页)
郦壬臣晃了一下神,万万没想到,原来高傒招揽士人还有这等特别的规矩。 她看了眼高傒此时的表情,但见他端着一杯茶,轻轻呷着,神态安详。 喝完一口茶,他轻飘飘的说管家一句:哎,不得对客人无礼,休要多嘴。 郦壬臣敛眸,明白了,这叫主人不言,狗替他叫,管家的意思,便是高傒的意思,只是高傒不会自己吐出这些脏字来,要管家替他叫唤两嗓子。 同时她也明白了,所谓的历练三年的规矩,除了考察门客的能力外,更主要的是测试门客的忠心。 郦壬臣很清楚,高傒生性狡猾,他宁可用一个庸才,也不会用一个对他有二心的人。 但是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跟他耗。大仇若不能早报,她彻夜难安! 她隐藏起所有情绪,垂首道:相国厚爱,小人不敢受,大夫可知,区区三年,小人能做多少事吗? 高傒并不打算收回决定,只是闲闲的坐着说:愿闻其详。 郦壬臣果断言道: 三年,若在齐、鲁,小人可再摘一次稷下之辩的桂冠,名扬邻国,入王宫为博士、大夫; 三年,若在郑、陈,小人可兴其武库,荣其贸易,登堂为左卿; 三年,若在楚,小人可平其夷乱,合其公室,出为谋相; 三年,若在申、蔡,小人可修其农工,筑其藩篱,使天下莫能侵之。 可是您,却要将小人空置三载! 这一段话说的即使是听惯了大空话的高傒也连连点头称赞:好啊好,郦生这即兴游说的口才,就是作一国使节也够了。你小小年纪,竟对天下局势如此明白。 后半句才是高傒真正惊喜的点,郦壬臣短短三句话,就指出了天下各国的优势和劣势,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加之口若悬河,听来更令人觉得震动。 郦壬臣没有回应高傒的赞美,继续道:那么相国可知,小人为何偏偏选择了汉国? 为何? 汉国地处偏远,接壤蛮夷,情势较之它国更为复杂,齐国士人鲜有来此者。 高傒默默点头,他的门客之中,的确很少有齐鲁之人。他听郦壬臣接着道: 然,小人以为,盖此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旁人之桎梏,便是小人之良机! 哈哈哈哈哈高傒大笑,不由拊掌,好一个盖此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啊。 高傒突然发现,这个年轻人很像他。 他不由从座位上站起,问:郦生觉得自己可是那非常之人?你如此自信,又有什么本事呢?若老夫也给你三年,你在汉国,又能做出什么功业来? 郦壬臣的目光追随着高傒的身影,语气也配合着极度真诚:这便是小人最想说的了,也早就说过了。三年,若在汉,小人可医好您的心疾。您方才说,王上之疾便是您之疾,汉国之疾更是您之心疾,小人愿替您分忧。 高傒笑了笑,又装起糊涂了:王上之咳疾,是七年前淋过一场大雨留下的病根,每逢秋冬,都要发作一阵子,这病连太医令都一筹莫展,郦生又能怎么办? 他怕祸水自引,不开口。 这话却叫郦壬臣晃了神,七年前的那场雨,正是归氏被满门下狱的日子! 好在这时高傒背对着她,没有瞧出破绽。郦壬臣咬咬唇,压下心绪。 高傒这个老狐狸,既不愿自己说,那只好她替他说了。 她道:非也,小人想做的,既不是安抚民生,也不是壮大武功,而是叫王后顺利诞下王嗣,叫汉国有一个真正的继承人,堵住千万臣工悠悠之口,以安国本!这样,您的心疾,可得解了么? 郦壬臣一字一句的说出来,那沉稳平和的神态,好像真的能做到一样,根本没有玩笑的意思。 除了贴身信赖的管家,厅堂中四下里没有旁人,高傒听完,眼风倏然扫向她,机敏的目光打量她一圈。 你明白的很多。 随后是长长的沉默。 郦壬臣这一句话,无疑是确确实实戳到了他的心病。 她的措辞也有讲究,她没有说助王上立一王嗣,而是说要王后诞下一王嗣,这清清楚楚的表明了,郦壬臣深深的懂得他的心思,比他的亲生儿子还要懂。 因为只有这样,高氏才能永远不败! 高傒默默的转着这些心事,看来这个郦壬臣也像了解其他国家一样了解汉国形势,更明白汉国的权柄是在谁手里的。 很多初来汉国的士人都不能分析清楚王庭局势,郦壬臣却能一语中的,这个年轻的女子,真是不一般呢。 高傒虽然没有直勾勾的看着郦壬臣,但郦壬臣能感觉到自己正被默默的打量着,以高傒多疑的性格,指不定又会在心里多想些什么。 时间过了太久了,郦壬臣决定主动打破沉寂,顺便也打破了高傒最后一点疑虑: 相国大夫不必介怀,我齐国稷下学宫有学者千万,海纳百川,百家争鸣,个个都有治世之能,小人混迹其中多年,专攻的便是这纵横之术。但比起同门前辈,还差的很远。 高傒听她说完,又思量了* 半晌,似乎是下了个决定。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