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第2/2页)
你为什么把菽浆叫做甜豆浆?” 姜璃笑了笑:“因为是豆子的浆汁我就直接叫豆浆了,甜的话是我放了糖。” 这解释让孙蕙娘没忍住笑出声:“倒是通俗。” 姜璃笑道:“也易懂。 “是那么回事。” “但你这个菽浆这么弄的话,容易凉吧。” 姜璃笑笑:“是的,要是弄个炉子温着的话比较好。” 姜璃话落,老管家看了看姜璃背篓里的东西,“你卖早食的话,应该弄个炉子。” 说完又觉得自己这话好像没有说的必要,姜璃要是有炉子,那肯定会用。 没用可不就是没有嘛? 他抬头问孙蕙娘:“前些日子你们大厨房不是换了新炉子,旧的那几个还在不在?” 孙蕙娘马上就明白了老管家的意思,连忙道:“在的在的。” “拿俩过来。” 话落,就见一个俩小丫头去了隔壁屋子,拎出来了一个炉子。 看丫头的架势,应是有些重量。 炉子拎到了跟前,姜璃看了一眼外面的壳是铁做的,已经生锈了,里面有一层厚厚的土壁,应该是黄黏土做的。 炉子的形状是圆的,有些像现代的炉子,不过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一侧有个缺口,姜璃猜测这个地方是往里面塞柴火用的。 倒也是方便。 老管家看着姜璃说道:“姜娘子不要嫌弃,虽然看着有些破旧了,但也还是能用的,你拿回去把里面的那个内壁敲掉,自己重新做一个填在里面就可以用。” 姜璃连连摆手:“这我不能要。” 孙蕙娘在旁边笑道:“娘子莫不是觉得占便宜了,就冲着你这福黎,我们还觉得占你便宜了呢!” 老管家一直笑呵呵的看着姜璃,附和道:“就是,要不是你,吃福黎还得去京城,你拿俩回去,做福黎也方便。” 说完又问姜璃:“这福黎还有吗?明日可否再送些。” “还有。” “那就再给送十斤来。” 老管家说的不错,有这个炉子她是会方便很多。 他们开心乐意给,痛痛快快收下人家也舒心。 姜璃也就没和他们客气直接收下了。 茶叶蛋隔日往府中送,姜璃就没给了,拿了几个竹筒甜豆浆留下。 风风火火的拎着炉子走了。 这炉子重,俩小丫头才拎得动一个,但姜璃一手拎一个都没在话下。 她还得赶去市集摆摊,晚了的话来吃早食的人都去吃其他东西去了。 瞧着风风火火的姜璃,孙蕙娘瞧着老管家说道:“这小娘子真是厉害。” 老管家瞧了她一眼,“你怎么还和她认识了?” 孙蕙娘哂笑一声,“昨日清晨出去逛了逛,听见有人吆喝卖五香鸡子,我猜她就是给府中送鸡子的娘子,过去买了一个吃了,果然是。” “那怎么就知道她会做福黎?” 孙蕙娘笑了笑:“她不止卖五香鸡子啊,还卖菽浆,用竹筒装的,一个鸡子和一竹筒菽浆卖六文钱。” 孙蕙娘说完老管家就笑了,三文钱一个五香鸡子要是拿出去卖,大家是会嫌贵的。 但是搭着菽浆,又是新奇玩意,大家好奇想尝尝,可能也就有人买了,只要有人买她这个东西味道不错,就会有人惦记,便是无法天天来买了吃,也会偶尔来打个牙祭。 “六文,还是有些贵的。” 孙蕙娘笑道:“我看她说,如果后面有人自己拿碗来,或者拿着竹筒来,就是五文。” “她这是把竹筒当一文钱一个卖掉了。” 老管家噗嗤笑出声,看着那几个竹筒,拿了俩,回头对孙蕙娘说道:“剩下的你们分了吧,我去告诉老爷有福黎了,看他想怎么吃?你们先忙着!” 待他走后,其他厨娘都朝孙蕙娘围了过来。 “这福黎是这位娘子做的?” 孙蕙娘嗯了一声,几位厨娘都惊讶极了。 她们是厨娘,无论做什么菜都有得尝,便是主子没赏赐,她们也是能打到牙祭的。 什么山珍海味她们都不觉得稀奇,唯有这福黎。 出了京城就没有,京城周边的地儿倒是有人会特意去买,但这离得远的,去买回来也坏了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