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进献传国玺(下) (第1/2页)
自此,传国玉玺就失去了踪迹,再往后,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再往后,就到北宋哲宗年间,有个农夫宣称自己在地里刨出了传国玉玺,献给了哲宗皇帝,哲宗皇帝下令十三个大学问家一起诊断,最后由蔡京做出了论断,说这是真的。 至于这个玉玺是不是真的,以及古代王朝对祥瑞的迷信,还有哲宗时代北宋朝廷面临的种种问题,弄个传国玉玺的祥瑞来证明宋朝的统治合法性以渡过危机估计是不错的手段。 这方传国玺后来被金人掳走,再后来就是元代,出现在了元大都,也就是北京,被权相伯颜所得,这是最后一次算是比较靠谱的记载。 元末大乱,朱元璋脱颖而出,但是朱元璋立国之后没得到传国玉玺。 他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就派兵十五万八次北伐,意图打击北元残余势力的同时,也要抢回传国玉玺,但是终究没有成功,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刻了十七方玉玺聊以**。 此之后嘉靖年间也有出现传国玉玺的传闻,但是已经没有太大的反响了。 人们已经不太在意传国玉玺了,就算出现又能如何?拿到传国玉玺的王朝不也是灭了吗? 萧如薰对此更不在意,否则立国之初就该自己刻一方传国玉玺骗骗天下了。 主要还是传统的『天下人』——读书人被他掀翻了,该杀的都杀了,话语权被他抢过来了,没人敢说他的不是了,所以有没有传国玉玺也不重要了,他要做皇帝,谁敢反对? 以前人都是为了得到士族豪强们的支持才需要传国玉玺做幌子,萧如薰并不需要,所以也不担心这一点。 不过这个布延忽然说要赠送传国玉玺给他,他还真的很感兴趣。 布延手里的传国玉玺,应该就是北宋哲宗时代的那一块,那一块估摸着应该是假的,但是要是能看看,萧如薰也很愿意看看。 其实如果他想要,只要说一声,估计全国各地会瞬间出现无数的老农民、老兵、老牧民之类的从地里河里井里弄出无数的传国玉玺给他,全看他想不想要。 但是这些都没什么意义,可是蒙古人亲手送上的,就算没有实际意义,政治上的意义却有不少。 明朝太祖朱元璋八次北伐蒙古都无法得到的传国玉玺,却在今朝建国不到两年的时候由蒙古大汗亲手送上,这难道不是最明确不过的政治寓意吗? 大秦远胜大明。 萧如薰手下的御用文人们可以造出无数华美文章对他一顿歌功颂德。 而且就算是假的,他们也能吹成是真的,然后说『这是先秦祖龙所有之物,如今传到陛下手中,岂非天意?天意要大秦取代前明一统江山啊!』 这种话还相当的有市场。 所以不管真的假的,在意还是不在意,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萧如薰都要见一见这枚“传国玉玺”。 第二天,萧如薰宣布接见布延汗,由叶向高把布延汗引入皇宫之内见他。 拜见萧如薰的时候,布延汗自己躬身行礼,随从则全部下跪行礼。 萧如薰接受他们的朝拜之后,亲自离开座位扶起布延汗,亲切与之交谈,表现大秦帝国的善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