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_第7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8节 (第3/3页)

她家姑娘都不乐意给弟弟当牛做马,宁可不回家也不肯交工资,逢年过节送礼都不来,还大声嚷嚷着说弟弟住家里吃喝在家里还一分钱不拿,她们不住家里也不吃喝家里,那就更不该拿了。

    总之弟弟给家里多少,她们只给弟弟的一半,真是没良心哦!

    “我回去非得说她们,让她们来看看冬冬是咋样对家里的!”

    这位大妈越说越来火,越看玲珑越喜欢,差点儿就要给玲珑做媒,想把玲珑说给她家那不成器的废物点心了。

    只能说,她还算有理智,否则这话一出口,周惠都得抄扫把撵她,回去照照镜子吧!她家那男娃长得跟她男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好吃懒做还不如一头猪呢,至少猪浑身是宝。

    不用周惠开口,玲珑先笑了。

    她依偎在妈妈身边,还把脑袋枕着周惠的一边肩膀,姿态十分亲昵,就是话嘛可能不大中听:“大妈,你这话可就不对了,你光想让姐姐们往家里搬东西,那你跟我大爷给了姐姐们多少呀?”

    要不要看看周惠跟赵建设给了她什么呢?

    不夸张地说,玲珑下乡那天,周惠真是倾家荡产把钱都让她带上了,虽然赵立夏跟赵立秋也有,但比她少上很多,那两份拿来买工作的钱,最后都给了她,周惠明确表示这是给赵立冬的补偿,因为她跟赵建设偏心了。

    私下给她的钱也是赵立夏赵立秋的好几倍,为了防止几个哥哥知道了心里不平衡记恨妹妹,周惠全程瞒着,到现在赵立夏赵立秋都不知道,他们在收到家里转寄来的包裹后,特别愧疚,拿自己的钱在当地又回了赵立冬一份礼,信上还说以后每个月都给她寄好吃的。

    整个筒子楼,甚至放眼整个省城,女少男多的家庭能做到这样的也是屈指可数。

    玲珑回馈,周惠跟赵建设就会越来越爱她,而爱她的方式就体现在钱上,说话的这位大妈,她们家也是吗?

    第643章 第二十七朵雪花(二十四)

    那当然不是。

    很多人家养女儿跟养男儿完全是两种待遇, 哪怕是周惠跟赵建设这样,日常衣食住行样样先紧着女儿的,到了关键时刻也难免向着男儿, 何况是不如她们家的呢?

    给了女儿一口饭吃, 无视自己的偏心, 不关心她们的成长,像养小猫小狗, 或是一个物件,可等她们长大了,便反过来要她们尽孝, 来报生养之恩。

    觉得女儿不可靠, 以后养老传宗接代都得靠儿子,然而真到老了不能动的时候,照顾母父吃喝拉撒, 守在床边的又是谁多一些呢?

    像开口抱怨自家几个女儿不如赵立冬孝顺的这个大妈,孩子还小的时候,她有一块糖或是煮了个鸡蛋, 都要偷偷背着女儿们给男儿吃,男儿打个喷嚏她担心得吃不下睡不着, 女儿到发育期来了月经她都不知道——是周惠好心教的她家大姑娘这是什么。

    直到大女儿十八,有一回搓被血弄脏的床单,大妈见了才如梦初醒, 问:你都来好事了啊?

    大姑娘有什么事, 宁可跟年幼的妹妹们讲, 也从不跟她讲, 谁说母女情是突然之间消失的呢?明明是在日复一日的漠视中逐渐淡去的。大妈常常抱怨大姑娘不懂事,给几个妹妹找工作都不愿意拉拔一把弟弟, 她似乎很喜欢在邻里之间诉说女儿们的坏话,谁要是同仇敌忾帮她一起骂两句,她心里便舒坦。

    在她的家庭里,她的丈夫跟她的男儿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都不用说,大妈已经身先士卒为他们冲锋在前。

    听玲珑问自己跟男人给了女儿啥,大妈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家可没你们家这么宽裕,把她们生下来就不错了,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咋就她们不孝顺?”

    周惠搂着女儿,说:“话不能这么讲,你对姑娘不好,还想姑娘对你好,这咋可能呢?”

    “我对她们哪不好了?”大妈反驳:“给她们饭吃给衣穿,还有些人家生了女娃直接扔呢,我怎么说也把她们给养大了。”

    她是真委屈,真伤心,玲珑翻了个白眼:“瞧你这话说的,你家几个姑娘以前在家难道跟我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呀?”

    大妈家的姑娘们啥样,邻居们都有印象,周惠就说:“那还真不是,你大妈家几个姐姐可勤快了,没搬出去之前,洗衣做饭干啥都是她们,冬天煤球都是姐妹几个抬上来的。”

    只是姑娘们一个接一个搬走后,这些活全落大妈自个身上了,她也不让男人跟男儿干,好像默认这是女人的活。

    玲珑:“大妈,我有个法子让姐姐们都搬回来,你要听不?”

    大妈:“听!”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