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采访 (第2/2页)
人,才是基础,才是一切的根本。 用完早饭,镇里的领导们过来了,东安卫视来拍节目,对于和平镇来说,可是大事。 昨个正好去县里开会,张导又不是矫情的人,所以没见着面。 一番客气后,采访开始。 节目录播的一个好处是不用按照台本,随时开始,随时结束,采访中有遇到任何问题,都能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 比如现在。 这位镇长大概是误解了节目的初衷。 上来之后,大谈唯心主义,认为一切都是错觉,觉得村民只是紧张,将某种动物或是其他声音误认为人声。 之前张导的录音,也不是这位。 而且,特别能说。 肖一若提一个问题,他能嘚吧嘚吧好几分钟不带停的。 临了,还关心地问着:自己能不能上电视。 “你们是来打听度假村的事吧。” 肖一若正坐呢,后头传来个声音,是早餐店老板。 这会已经九点半了,店里只有他们几人。 “啊对,老板也知道?” “镇上所有人都知道,我还去过呢。”老板这会闲下来了,坐在了对面:“那地方可邪门了。” 肖一若转过头,朝着摄影师老李微微点点,对方会意,悄然把摄影机从还在与导演侃侃而谈的镇长身上移开,对准两人。 “老板,贵姓,在镇上住了多久了?”肖一若没有着急。 采访,讲究个全面,客观,你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可能到后边会有其他作用。 “我叫欧建华,在镇上生活了一辈子了。”对方带着点口音,这是节目最喜欢的,因为莫名能增加可信度。 “欧老板,能和我说说,桃花坞的情况么?” “当然!”作为生意人,能说会道在正常不过了:“你问我可就问对人了。” 肖一若只是提出个问题,他的话匣子随之打开,表达的内容,更是节目想要的。 从当初如何繁华,到后边如何没落,非常有条理。 这些,从主持人口里,和当地居民诉说,完全两个效果。 那边镇长发现了不对,想要说点什么,却被张导拦着,带去了别处,陈姐则是坐在一旁,准备随时提醒肖一若。 村民对于诡异事件有自己的理解,除了车祸那件事,欧老板透露了之前节目组没有掌握的信息。 “你是说,在建设桃花坞的时候,还有其他邪门的事??” 欧老板肯定地点头。 “你问镇长他肯定不知道,前年才过来上任的。” 肖一若:“那您给好好说说。” “建度假村,可是个大工程,当初大伙都听期待的,老板人也不错,除了施工队外,镇上的许多人都去做小工来着,我是专门给他们送饭。 因为赶工期,距离和平又有段距离,所以晚上同样在开工。 我记得那天晚上十点多了,还下着雨,我接到了工头的电话,让准备七八个的宵夜送过去。 量比平时少了许多,估计是下雨的缘故,没太多人加班。 我没多想,准备之后,就开车过去了,工地和平时有些不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