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第2/2页)
福溪城,可相应的,丰泽城也坚守未破。赵熹倒也不急,丰泽毕竟不大、城中屯粮有限,城里还有百姓,只要断了丰泽城粮道、守城投降不过是早晚的事,他只安心在城外伐木砍柴,建设营地,等待丰泽城不攻自破。 但北来的援军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第275章 应对 南朝援军抵达的消息一出胶州上下大为振奋,加上林波入狱、吴传之得势,林波党羽伏低做小自寻出路,内政竟也安稳下来。若能选择,谁人愿做丧家犬,胶南本就不服北朝,抵抗竟越加得力,赵熹在丰泽久攻不下、赵福也在它地受了阻碍,加上福溪激战、为保万全赵熹抽调人手退至兴庆待命,援军还未入战局、北朝的攻势已缓了下来。 南朝的援军主将是江州老将江淮安,仍停兵清远。面上看江州胶州具为一朝,可江州与胶州实属两地,江淮安对胶州情况并不熟悉,还要与胶州将帅对接,浪费不少时日,如今休整妥当,请来江胶诸将商议制敌之策。 胶州这些日子损兵折将,提起赵熹就面无血色,吴传之看他们如此深觉丢人,虽他并不懂军事,但此时也再无人可用,便向吴兴意请命做了监军,督管胶州诸将。吴传之是州府公子、身份高贵,有他坐镇胶州诸将心中稍安,但对战事仍不乐观。 胶州的恐惧也传递给北来的援军,他们一面看不起赵熹、一面又震惊其赫赫战绩,只好归因于胡蒙劲旅,对熊魁一样的北军很是提防。诸将帅再三商议,都倾向在云阳、全州几城筑起防线,依托城池和地势通过长时间的对抗拖垮北朝。 诸将都觉得这是最稳妥的对策,正要进一步讨论兵力如何分配,一小将走上前来,指着地图上赵熹驻军处,道:“北军虽号称百万,可他们要驻守建州、兴庆等城,这便用去不少;他们又自视甚高、兵分两路,在赵熹这里的大军满打满算只有四十万,细细究来也不过二三十万,还没有城墙庇守!咱们有精兵五十万,何不主动出击,绕过湖山至他后方,断他粮道、破他军阵、取他首级!” 诸将大惊:“你要同赵熹正面交锋!赵熹虽是双元他麾下军士却都是北境夷狄,凶鸷魁健、蛮野难驯,就算他有二十万人,我们也不过多他们一倍,怎能保证得胜!青州之覆便是贸然同平州交锋、一朝战败再无力抵抗,结果自取灭亡,咱们怎能重蹈覆辙!” 小将积极争取:“青平之战末将也听严将军提起,但那时平军统帅是李承平,他心机深沉、奸诈狡猾,设下陷阱几次诱敌,青将王兴急于求胜、这才中了他的奸计。但败军之罪在疏忽轻敌、并非正面交锋,依那时青州民力,久拖不战只有死路一条。如今敌军元帅乃赵熹,他虽凶名在外可他成名之战都是出其不意、奔袭破敌,尤其在漠北许久、驰于草原,更善伏击突袭,攻城略地甚至逊于赵福。便看此次南侵,赵熹所攻城池都是守将主动投降,遇上丰泽这样的小城都捉襟见肘,可见其内虚!”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