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第1/2页)
裘蕴明看着二人,长叹一声:“说什么求,不过就是逼我罢了!你们说得都对,爹和我都不是治国理政的材料,卫州在我们手上一日不如一日,也就跟平州结盟、有了平州帮衬,这才好了些。我不该奢求什么,也没有那个资格,其实我早也做好了当平民百姓的准备,你们还肯给我个王爷当,已经很好了。可卫州,毕竟是我的家啊……”裘蕴明站起身,也向二人一拜,“父亲已经七十多了,身子越发不好,也就这两年了,你们要收回卫州我说不得什么,只求再等等、等爹爹去了再说、至少别叫他老人家难受,蕴明求你们了!” 承平只得绕过桌案将裘蕴明扶起:“大哥诚孝,承平岂能不应?不过名头可以不改,卫州内政兵事、还是要慢慢移交给朝廷。” 裘蕴明无奈点头:“能瞒住老爹就行,别的我也不求了……” 第254章 改革 既已求得燕、卫同意,承平开始着手梳理内政。首先便要名正言顺。朝廷无帝多年,先帝其他兄弟也都去世,唯一有资格继承大统的李睿也夭折,五伏之内之内攀得上亲戚的也只有平州李氏,承平更是曾被先帝御口断为兄弟,由承平继位,合情合理。不过承平并未同意,只言先皇太妃公主皆为叛贼所擒,不平叛贼、不救太妃公主,他难以面见先帝,故只受封摄政王,待平南之后再行推举新帝。 其二便是改革地方官僚和赋税体系。先前时中央授权各州县长官自治其地,地方官员由各州长官任免、中央并不过问,而赋税也有各地自定、只每年向朝廷缴纳贡银。这赋税制度还是承平向先帝提出,当时只为平州能有更多自主之权,如今承平掌政,这良策就变成恶行,好在青代已全然归于朝廷,燕卫也积极配合,要改也不太难。平、青、代直接划归中央,九品以上人事任免全由朝廷决定,税赋财粮也由朝廷统一决策,按三五之数朝廷和地方分配,地方不得擅自征役收赋,官仓财库也要受朝廷监督;裘、燕两家爵位暂时保留,承平借口修渠治河,往两地派驻治河、检察官员接管各地财赋人口,官员任免也需想朝廷申请、得朝廷同意方可上任,如此一来,裘县公和燕郡公也都名存实亡。 另还有新收的胡蒙、辽金、西川等地,皆设州县、建城池,朝廷任免官员管理州内军事行政民生,但不插手各族内部事务;各族可入朝为官为将,与汉人同等。另此三地不论胡汉十年不征役、不纳税,以鼓励中原人口北迁、加强胡汉融合。 其三便是开渠治河。所谓开渠就是重开隋唐运河。隋唐运河春秋时期已由雏形,隋唐时在前人基础上开凿疏浚、贯通南北,只是其后中原大乱,各地自顾不暇、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