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 (第1/2页)
海棠去年请雍正挑选的官员名单已经列了出来,趁着大朝贺结束,去养心殿闲谈的工夫,雍正把最终的名单给海棠看。 “这些人什么出身都有,有科举出来的,也有汗阿玛时候八旗新学出来的,新学出来的人还挺多的,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和汗阿玛当年挑选的人如今也能出来扛大梁了,朕是受了汗阿玛的济,也享受了你提前谋划的好处。 除了这些也有是捐官出身,朕知道你对这种捐官出身的人很看不上,然而这些人里也有好官,比如说李卫。 这些人都是李卫那奴才挑出来的,此人虽然认字不多,看人的眼光还是准的,这些人的履历都在朕这里放着,你若是想了解,可随时来查。” 海棠点头,跟雍正说:“前几天大姐夫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咱们家很多人去了,扎拉丰阿回来跟我说不少亲戚都收了官员的孝敬。官场里面三节两寿收礼这是普遍都有的,越是过年节前送礼的人越多。可今年那些西南官员出手特别大方,其中的油水谁都能想象得出来,以至于咱们家的亲戚都眼红了。 别说外边的那些男人,就连内院的嫂子们都知道这回事儿,一起聚会都在说水泥的利润。在他们看来,直接取当地的石头造水泥简直是无本买卖,都想掺和,这种事儿不能再放任下去了。” 雍正对贪污受贿很反感,点头说:“这件事儿就早点办吧,你走的时候把这些人都带走,到时候直接任命就行。说起水泥,听说你在江浙一带把专卖权卖出去了,这玩意你要控制产出吗?” 在雍正朴素的认知里,觉得用石头造水泥就跟去盐矿挖盐是一个道理,朝廷为了税收要控制开采成本。实际上整个国家不缺盐,就如不缺石头一样,但是为什么私盐猖獗,就是因为控制了开采量。 水泥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材料之一,如果人为压缩开采量,对日后的基建不利。 海棠就说:“石头虽然多,但是水泥厂的产出少,不是不愿意多开采,而是机器不眠不休每年的产量只有那么多。想要多开办水泥厂也是个好主意,但是前提要有路,水泥运输的路,矿石运送的路等等,这些配套的建完之后才能有水泥厂。所以这一二十年内不断完善配方,先修路,修河道,修码头,等着厚积薄发。” 海棠的打算是先让这个行业自给自足,不依靠朝廷的拨款和免税,能够实现盈利,然后慢慢扩大规模。 她跟雍正说:“年前一阵子您还说缓不济急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种事儿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 雍正说:“二十年,朕怕是看不到了。” 海棠皱眉:“今天是大年初一,您怎么说这样不吉利的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