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_第9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30节 (第1/2页)

    当然说实话三当家内部的研发体系,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就他们后面自己研发的战斗机,研发了几十年,虽然研发部门吹的那是吊打白头鹰脚踩东方某些国家,但是军方就是不要。

    而且三当家还成就了很多个第一,航母被自己的化粪池炸了。

    然后用反舰导弹把自己的潜艇炸了。

    还有他们研发的坦克也是用全世界最好的系统拼凑起来成了一堆垃圾。

    所以他们的思维有时候不好怎么说,当然最关键的是理念肯定有利益。

    想想三当家那些议员都是怎么选出来的。

    “白天鹅的隐身化改装,你这边有没有想法?”

    “太有了,回来第一件事情先做电控系统升级。”

    “嗯,我很期待电控升级之后的白天鹅究竟能发挥出多么强的实力。”孙爱国点点头其实。说这件事情一方面是征求刘海的意见,另外一方面就是想让刘海对白天鹅进行改进。

    在飞机这方面,刘海是专家。

    孙爱国走了之后,刘海满心的期待,然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白天鹅的隐身化改造。

    隐身化改造还是要走材料,隐身的路子走外形隐身的路子都有短板。

    白头鹰走的外形隐身的路子其实就走偏了。

    他的b2虽然很牛逼,但是可惜的是只能亚音速飞行,而且前面说了这种外形隐身也只是说降低雷达反射截面,并不是说完全的隐身。

    当然历史上白头鹰路走偏了,那是因为他是第一个走这条路的,我们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看他是走的不对,但是在当时所有人看来,那就是太牛逼了。

    不管是f22刚出来还是说b2出来,那都对全世界带来了无比的震撼。

    “可惜自己没办法亲自飞一肥白天鹅。”刘海在这边准备的时候心里嘀咕。

    第885章 爸爸的就是你的

    针对白天鹅的隐身改进方面主要就是隐身材料,另外就是气动布局方面也要改进。

    主要就是庞大的进气口。

    其实我们大家看到的白天鹅,只是当初战略轰炸机设计方案中平平无奇的一款。

    当时跟白天鹅竞争的,还有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t4ms,这个是整个的飞翼布局,虽然不具备隐身性。

    这个外形要比白天鹅科幻的多了。

    至于为什么最后肥熊选择了白天鹅没有选择 t 4 ms,那是因为当时这架飞机的造价名叫170吨黄金,也就是说要把t4ms造出来,一架飞机就需要170吨黄金的造价,肥熊当然没有那么多的钱。

    因为大名鼎鼎的b2,才相当于当时的60吨黄金的价值。

    历史上的苏霍伊正在忙着制造新一代战斗机,所以没有办法制造这个方案,就把这个方案交给了图波列夫。

    但是图波列夫设计局根本没办法制造出这种飞机,所以就选择了白天鹅这个型号。

    后面肥鹅拿出来的隐身轰炸机pak-da图片,其实就是t4ms改。

    而这个时空苏霍伊虽然没有制造苏27,但是把精力都放在了隐身战斗机上面。

    后面隐身战斗机项目黄了,那个时候肥熊也没钱了。

    白天鹅改造成隐身轰炸机也必须要走飞翼的路线。

    飞翼有很多的优点,首先就是整个机身都是受力点,携带更多的燃料以及携带更多的弹药。

    当然飞翼的制造难度也是很高,特别是它的控制系统。

    其实现在就是把白天鹅买回来,只是改进它的电传控制系统,就能让它的性能得到提升。

    就可以用几十年了。

    其实在刘海穿越的时候,2020年的那一场冲突,白天鹅并没有太多的表现。

    当然白天鹅主要是进行战略威慑,用来打老二根本就不需要。

    白天鹅携带的东西一旦打老二,那老二就难了。

    其实2020年的那一场冲突,肥鹅也有练兵的意思。

    1994年对于刘海来说是一个丰收的一年。

    烽火科技公司独霸全球。

    全球近7亿的手机用户,烽火科技公司实际上占据了85%以上的市场。

    其中熊猫一代手机在全球的销量达到了1.4亿。

    当然熊猫一代手机现在在国内只是千元左右,海外的价格也大概在一百五六十英镑。

    熊猫二代手机的销量突破了4000万,其中有三千万大概是在国内生产的剩下的一千万是在高卢鸡的熊猫工业产业园生产的。

    熊猫二代手机现在,在国内的售价大概一万。

    比历史上同时期的大哥大就要便宜太多了,历史上大哥大在94年95年还要卖2万一台。

    所以现在国内能够买得起熊猫一代熊猫二代手机的用户很多因为国内现在的经济状况比历史上好太多太多了。

    国内熊猫一代手机的销量主要限制就是信号基站的建设速度。

    也就是说国内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