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节 (第1/3页)
1984年3月20,歼10战斗机通过了一个多月的地面测试,优化了很多的东西,因为战斗机不单单是发动机控制,更多的还有其他系统,比如雷达系统,火控系统这些也都要调试。 歼十上面是搭载的我们自己设计的多普勒雷达。 而苏27早先的雷达,使用的是老式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雷达,这种雷达的总重量接近1吨,性能指标低下,对战斗机类型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只有100公里左右,抗干扰能力和扫描精度就不用说了,也不具备多目标打击能力。 而我们自己研制的多普勒雷达,探索距离可以接近200公里,可以边飞行边跟踪探索分辨目标,刘海觉得与f15早期的an/apg-63多普勒雷达数据差不多。 雷达研究所专门找烽火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一款新的专用机载芯片,也就是刘海说的堆核的模式,会开发出能耗更低,性能更强的专用芯片。 当然配套的空空导弹上面某些导引装置也要改变,更换计算能力更强,能耗更低的芯片,让空空导弹更加聪明,能够搭载更多的设备。 今天又来了一大帮人,今天特意选了一个大晴天,不过站在外面还是很冷。 今天就没有人上塔台了,大家都拿着一个望远镜。 刘海听到对讲机里面各部门已经准备好了,包括空管部门清空整个空域,以及地面救援部门。 不单单是在机场跑道也救援部门,在机场外面也还有应急救援部门在飞机预定的路线所在区域进行等待。 刘海也拿着望远镜,对讲机就挂在脖子上,看着远处飞机加油,地勤人员检查完毕。 飞行员已把该检查的项目看一遍,在实际操作当中还有一个身份识别系统。 也就是如果上级没有下达任务,机载电脑里面没有这个任务指示,你就是拿着你的身份卡也无法启动飞机。 可不像以前的那些飞机,只要准备好了,上去一脚油门就能开走。 机载电脑里面的任务,又是跟作战系统联网,这个系统还在调试。 两名飞行员还是做了一个身份识别的假动作,然后才爬上飞机。 然后又是一通程序化的操作。 两台发动机喷出红色的火焰,再下一秒又转为蓝色。 飞行员控制了一下机翼尾翼动作,然后在塔台的指引下开始向起飞跑道滑行。 两台发动机,单台推力8吨,加力推力13.1吨。 现在的飞机又不是满载,就连油量都只是一个能够飞5分钟的油量,加上一个安全油量。 不过第一次试飞,并没有说大仰角起飞之类的,而是按照标准流程起飞。 不过还是在很短的距离,直接就升空了。 地面上所有的人都拿起望远镜,黄色的战斗机在天空是那么的显眼,飞机在机场上面盘旋了一圈。 到达预定时间之后就开始降落,因为第一次首飞起落架并没有收回。 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而师妹就站在自家的四合院里面,看向了机场上面的天空,一架黄色涂装的飞机,盘旋了一圈,然后就下去了。 这个四合院就是维修科后面的四合院。 “哎呀!”师妹感觉心里甜滋滋的。 现场的领导,还有各位工作人员互相握手表示庆祝。 只要能完整的飞起来,完整的降下来,就是出点小问题也能解决。 首飞的意义就在与此。 空军方面的大佬,使劲与刘海握手:“刘工,感谢,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