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_第7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1节 (第2/2页)

大门缓缓的朝两边打开,双发重型战斗机歼10正式亮相。

    当然这个时候战斗机都是黄皮机,也就是在机体外面涂抹了一层保护机体的材料,因为在飞行测试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污染机体。    等到后面上涂料的时候,把飞机表面打磨一遍就可以上涂料。

    另外通过飞机表面这种材料的磨损,也能知道什么地方磨损最严重。

    因为飞机在飞行的时候,总有地方承受的阻力最大。

    这飞机的外形很多领导是第一次看到,特别是高高的拱背。

    “这战斗机驾驶员视野肯定好!”

    “这个是肯定的。”

    “前后左右都可以看到。”不少领导看到这架战斗机纷纷低声议论。

    “双发重型战斗机,啧啧!”

    “据说作战半径能达到1600公里。”

    “1600公里足够了足够了!”

    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这个分为很多情况。

    有在加油机下的作战半径,还有在副油箱支持下的作战半径。

    另外也要看载弹量,一般训练的时候是不会满载的,因为满载的战斗机十分危险。

    特别是弹药方面,在降落的时候,说不定某些弹药就会出问题。

    一般飞行的时候就跟民航客机一样,在需要的耗油量上面加一个安全油量。

    而且大部分战斗机挂弹药训练都是模拟弹。

    今天京都的天气虽然寒风凛冽,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潮澎湃。

    一方面是本身这架战斗机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个战斗机是出自刘海之手。

    要是其他厂搞战斗机,领导可没这么好的信心,因为不一定有设计的优秀。

    但是刘海同志不一样,制造的实物往往都比设计要好。

    虽然寒风凛冽,但是太阳照常升起,今天居然是一个难得的大晴天,飞机迎着早上的第一缕阳光转移到了跑道。

    飞机里面除开燃油之外,所有的全部加好了。

    加燃油是用的车辆,因为地面滑行试验油量也是根据测试内容不同,添加的重量不同。

    刘海设计的是双座双发重型战斗机,历史上我们早期进口的是单座,后面才引进的双座。

    两名飞行员按照流程爬上飞机坐在驾驶舱。

    两名飞行员手里面也有一个本子,按照本子上面的步骤操作。

    这个时候领导还有刘海等人,已经到了温暖的塔台,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的看到跑道上的黄色的战斗机。

    这里的塔台也能指挥飞机降落,不过大部分都是用来做飞行试验用的,以及飞机出厂测试。

    塔台换上了专业的测试指挥人员,面前也放着一个本子。

    双方就按照本子上面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下去。

    战斗机一台发动机点火完毕,飞行员报告了发动机的一切数据,然后在塔台的命令下,发动第二台发动机。

    两台发动机点火完毕,试飞员报告了两台发动机的各种数据。

    然后在塔台的命令下开始在跑道滑行,跑道早就清扫过了。

    当战斗机按照预定的路线滑行一圈,当然开始的时候比较慢,回到了起点。

    塔台里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恭喜,恭喜!”主要领导一边拍着巴掌一边说道。

    “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孙爱国也谦虚的说道。

    战斗机的地面测试还更复杂,因为这一架战斗机采用了电传模式。

    刚才第一次地面滑行,并没有做多余的动作,经过初步检查之后,加油马上开始第二次地面滑行。

    这一次战斗机跑了两圈,并且开始有意识的加大油门。

    两名试飞员坐在战斗机里面发现这架战斗机视野太好了,就像坐在飞机背上一样,与其他战斗机完全不一样。

    “这个视野简直无敌了,再加上气泡式的座舱。”让两名试飞员第一次觉得在飞机里面看景色是那样的舒坦,虽然说现在外面万物凋零。

    试飞员试飞过很多飞机,民航客机就不用说了,视野非常狭小。

    以前的战斗机也别提了,跟这个战斗机的视野比起来,那就是个弟弟。

    并且飞行员自己可以看到自己飞机的各种状态,比如机翼,尾翼。

    三次地面测试完成,眼看就要到中午了,所有人一起拍照留念。

    当然战斗机首飞还有定型,这个还需要时间。

    刘海今天又混了一枚纪念章,后续的测试刘海就不参加了,因为就是按照流程走,一步一步的来。

    可以说是相当的枯燥,一遍又一遍的测试。

    不过地面试验完成首飞的时候自己肯定要去,不过预计最少要一个月,这期间主要就是测试飞机各方面的性能,还有控制等等,特别是电传控制程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