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770节 (第2/2页)
娴母子的疑惑,而从小便深受鲁府照顾的外祖母,比任何人都清楚鲁娴的为人,便也没有隐瞒。 把女儿嫁到哪里,对方家境,以及育有几子,各有何名,全部都说出来。 “白衍出身耕农之家?” 公羊湛站在自己母亲身后,当听着成荧伯母缓缓说着事情之后,彻底一脸失神的模样,眼神之中,皆是不可置信。 秦将白衍,居然出身耕农之家! 这远比白衍是齐人的事情,对于公羊湛的冲击要更大,公羊湛敢笃定,这件事情若是说出去,根本不会有人相信。 毕竟白衍是齐人的消息,已经越传越广,但凡知道这件事的人,不管是商贾、还是士人,都在猜测,白衍是齐国那个名门士族中的子弟。 谁会想到,谁又敢往耕农这方面想…… 一个普普通通的耕农,甚至连姓氏都没有! “小时候啊,因吾那小外孙,体弱偏瘦……” 外祖母说完女儿一家后,知道鲁娴母子心中所想,便把小外孙从小被村民嘲笑的事情,带着回忆,慢慢说出来。 许久。 随着所有事情都被鲁娴母子得知,别说公羊湛,就是老妇人,都一脸恍惚的摇摇头。 “成荧!你这外孙,了不得!” 老妇人回过神,看着成荧满是羡慕的说道。 若是一开始,得知成荧的经过,得知成荧独自一人,将三个儿女拉扯大,老妇人满是心疼,而直到后面,随着小外孙的出现,听着那些经历。 老妇人越发感叹,甚至要远比一开始,得知秦将白衍,是成荧外孙之时,更要惊叹数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想到年轻时,与成荧读简时,孟子的评论,她一直记载心底的话,没想到,成荧的小外孙,却完美体现这句话的含义。 从一个山村无姓的耕农子弟。 再到如今名扬天下,手握秦国精锐的秦国将军。 老妇人清楚,这样的人,会比任何士族子弟出身的将军,更为坚毅,也更受君王的信任、赏识、器重。 “都是外孙自己的福气!” 外祖母摇头说道。 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是比故交挚友夸赞自己儿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 “不说小外孙了,娴,这些年,你在楚国,可过得如何?” 外祖母得知小外孙的事情,已经心满意足,随即,满是疑惑的看向鲁娴,自从鲁娴嫁去楚国后,鲁伯得罪太多人,不让她去鲁府打听消息,这些年,她一直都没有鲁娴的消息。 “唉~那年,吾嫁到楚国公羊一族……” 鲁娴也陷入回忆,把经过缓缓说出来。 而在鲁娴身后,已经是中年人的公羊湛,此刻岁月的脸颊上,已经满是恍惚麻木。 甚至公羊湛都怀疑自己方才听到的一切。 因为公羊湛清楚,在他离开这里的小院,不管他与任何人说秦将白衍的出身、经历,都会被人贻笑大方,当做笑柄来取笑。 回想那天晚上,公羊湛在府邸内,见到那个在众多铁骑锐士的护送下,来到府邸,在秦军将领毕恭毕敬禀报中,面色习以为常的少年。 公羊湛怎么都无法将其,与方才成荧伯母口中的那个少年,当成同一个人。 若非母亲不顾阻拦,非要执意不辞辛劳,来到临淄,他恐怕根本不可能得知这些事情,回想那晚,母亲待白衍离开后嘱咐的话。 公羊湛忍住将这件事情,告诉胞弟公羊煜的冲动。 …… 落日下。 齐国临淄的城门下,在戒备甚严的搜查中,孇氏与挑着米粟的衍父,来到城门下,耐心等待着搜查。 许久后,在一个个来来往往的行人、百姓,以及商贾中,孇氏与衍父终于等到门吏的搜查,说出来历,以及证物后,确定没问题,在门吏的放行中,孇氏与衍父终于进了城。 城内依旧到处都是齐卒手持长戈,四处搜查的身影。 走了许久。 方才来到熟悉的小院。 “兄长!娘呢?” 孇氏来到小院内,便只见到兄长孇俣与兄嫂在忙活着,并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 “今日不是鲁伯母来了嘛,鲁伯母说是想念娘,非要拉着娘去小舍居住,说是明日便要离开,太多太多的话,都还来不及叙旧。” 孇俣见到小妹,看着衍父挑来一担子的米粟,知道小妹这是担心城内戒严,忧虑他、妻子,以及母亲,不由得满是暖暖的感觉。 虽然搬来临淄那么多年,即使小妹已经出嫁,但亲情从未淡薄过一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