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21节  (第1/2页)
    他的工作是新的‘构造定义’,而不是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邱成文说道,“我看你前一段时间,在博客发表了一个内容,好像是对于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    “只是一个小研究。”    王浩解释道,“是推导了一下杨-米尔斯方程,并对结果赋予了一定的物理意义,但结论是以湮灭理论成立为基础,所以很难进行投稿发表。”    他的意思是无法发表顶刊。    如果只投稿一般的数学、物理杂志,对于他来说根本一点难度都没有,对方只是看个名字就直接给通过了。    邱成文自然明白王浩说的意思,他也看了那篇小文章,确实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但他并不相信湮灭理论,听了也没有太在意,而是继续道,“你可以做工作报告,比如,你和卡切尔一起的研究,那可是全世界都关注的研究。很多人都会有兴趣。”    “只是到现在,依旧太大进展。”王浩犹豫着还是点了点头,“好吧,那就这样说定了。”    邱成文关掉了视频通讯。    他想着刚才谈的事情也感到好笑,王浩似乎是希望做一些新的成果报告,但即便是顶级的数学家,想获得成果哪有这么容易?    其实大部分被邀请的数学家,还是会在既定会议做工作报告。    “王浩啊,就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邱成文想着摇了摇头。    这时,有个教授忽然走进来,他甚至都没有敲门,而是直接喊道,“邱教授!邱教授!”    “怎么了?慌慌张张的?”邱成文有些不解的抬起头。    那名教授没有解释,而是把手机递给了邱成文。    上面是一片报道,来自一家国内大媒体,标题则是,“王浩对粒子对撞实验的预言成真了!”    接下来是报道内容。    邱成文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点开新闻中一篇对比图,看了又看以后,干脆打开网页找王浩的那一篇博客内容。    他呆呆静坐了好半天,还是忍不住惊呼一句,“王浩,他管这个叫小研究?”    “小研究?”    他甚至喷出了一个脏字,“国际震动!小个p啊!”    “这小子……”    “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他了!”    ……    国际震动!    邱成文用这个词一点都不为过,国际和国内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主要是新闻内容太惊人了。    王浩在博客上发布了自己的‘小成果’,之后一段时间几乎没有关注,结果二十天后就被欧洲核子组织的实验证实了?    这说明,王浩里的研究是正确的!    那么研究具体是什么呢?    现在除了王浩本人,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因为他发布的内容信息不全,只是知道和杨-米尔斯方程的推导有关,似乎还牵扯到了他的湮灭理论。    不过,很多人也不关心研究具体是什么,他们对于新闻本身更感兴趣。    想想……    王浩等于是利用数学计算,对粒子对撞实验的结果进行了预言,而且马上被证实是正确的。    这有多厉害?    国内舆论可以用‘爆炸’来形容,相关的内容立刻冲到了热门第一,甚至要远远超过了第二名。    很多的网友进行了讨论,“这就是顶级数学家的威力!”    “太不可思议了!”    “我之前也看到了那篇博客,感觉内容说的很虚幻,就像是他的湮灭理论,现在我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王浩大神,不愧是大神!”    “欧洲核子组织的实验,完全是为了验证王浩的理论服务!”    “毫无疑问,新的理论就要出台,王浩的研究即将会成为粒子物理研究的焦点!”    “……”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帝的决定?上帝都要被气哭了!    王浩是最后才知道消息的。    他和邱成文通过话了以后,就闷在办公室里做研究,希望能想出半拓扑后续的方向,单纯的思考当然不会有进展。    后来打开电脑查看邮件消息的时候,才发现了一大堆的新邮件,都是熟悉的人来询问那篇博客研究的内容。    王浩意识到有点不对劲,带着疑惑去看了一下新闻,才知道欧洲核子组织进行的新实验,实验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研究。    国内舆论已经非常火爆了。    不管是学术媒体还是官方媒体,又或者是一些地区性的小媒体,全部加入了报道新闻的行列中。    这种国际舆论震动的场面,自然会吸引大量的记者来采访。    平时也有很多记者希望能采访到王浩,西海大学一直对于媒体采访进行管控,突然出现好多记者过来采访,学校那边也特别打来电话询问。    朱建荣、杨海燕则是一起找了过来,他们一个是科技处的主任,一个是宣传部的主任,自然要关心王浩最新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