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63节  (第2/2页)
   薛文卓、杜启生顿时兴奋的笑了出来。    薛文卓还朝着其他人挥手,杜启生的脸皮没那么厚,他真是什么都没干,就只是用了一下的王浩设计的程序。    旁边顿时有人酸溜溜的对薛文卓说道,“薛文卓,你们不应该叫西海大学工作组吗?靠的都是王浩教授,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靠别人也是实力,你懂什么?”    薛文卓直接回恁过去,“我们西交大和西海大学,不分彼此啊,什么研究都是一起的。”    “你们就是狗屎运!”    “下次再有这种研究,我一定把王浩教授拉过来。”    同时,好多人看向第七工作组,因为正式的工作组中,就只有第七工作组没有任何分析报告被录用。    田桂林和旁边几个教授脸都有点红,他们低着头尽量不说话。    他们也试过努力做分析,但最后的结果证明,再怎么努力,人工计算的准确度,也赶不上王浩设计的程序。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幸好其他人不知道,他们还为此振奋精神,连续做了几天无用功……    其中还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你们也就是运气好,要是下属团队里有王浩,你们也一样……”    “西交大的报告弄了个错误率0.2%啊!怎么比?”    这是实话。    在所有被录用的分析报告中,西京交通大学团队的错误率是最低的,放在任何一个组别里都能够被直接录用。    在宣布了录用的分析报告以后,就又到了工作任务分配的阶段。    这段内容和高校团队就没关系了。    会议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大家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到了最后的团队工作报告阶段。    有团队的负责人上去做工作报告,也有高能所的教授做工作报告。    到第三个的时候,王浩就被喊到了名字。    李泽文教授在台上说道,“下面有请西海大学的王浩教授,做‘粒子特性分析’的程序报告。”    他还介绍了一句,“西京交通大学团队以及湖州大学团队,利用这个程序做了更精细的筛选分析,错误率最高能降到0.2%以下,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计算分析手段成果!”    李泽文的介绍引起了会场惊呼。    很多人都知道西京交通大学快速完成数据分析,是因为王浩设计了一个程序,但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    他们也没想到,会是粒子特性分析的程序。    这让其他工作组的人都感觉非常惊讶,他们中也有很多是高能所的专家,也同样做过很多实验分析的研究。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感到不可思议。    粒子特性分析?    怎么可能?    在他们的惊讶中,王浩已经走到了会场的台上,他看了下面几百名学者,顿时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这可是大场面。    几百学者,其中院士就有五个,教授级别都数不过来,最低也有个博士学位。    这么多顶级的学者能带来多少灵感值呢?    第一百三十九章 空间湮灭力以及破坏神之力    在工作会议的报告讲台上,王浩做了粒子特性分析程序的报告。    他主要是对于程序的思路、数据分析的每一个部分,进行简单的讲解。    这个报告并不是对于程序的整体分析,目的也不是让所有人都清楚程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只是来说明程序的设计思路,以及使用上的一些问题,也就不牵扯一些理解困难的点。    会场上的人大部分都是能听明白的,他们理解了整体的思路,也就对程序有个大致了解。    这就已经足够了。    王浩不需要对细节进行讲解,因为只是一个程序而已,面对的也不是一群程序员,他做报告的主要目的还是让相关人员知道程序该怎么去使用,针对什么情况是有效果的。    在完成所有的讲解以后,王浩做了简单的总结,“所以这个程序针对粒子特性分析是有效果的,而具体效果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我们是针对f组数据进行分析,换成是其他组别,需要对程序进行一定的微调。只要了解整个程序的构架,再做类似的数据分析,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分析来完成。”    王浩说完了最后一句话以后,朝着台下微微鞠躬,随后就走下了讲台。    会场也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他们不只是为了王浩的报告鼓掌,也认为王浩参与到实验工作贡献很大。    这个程序分析方法,会对于今后的初期数据分析工作很有帮助,减少了数据分析过程中,非常繁杂的工作量。    等王浩走下看台以后,又有几个人上台作报告,随后会议就宣布了结束。    在剩余的会议进行过程中,王浩也查看了任务情况。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分析正负科西超子的cp破坏(难度:s)。】    【灵感值:14。】    “有点少啊……”    王浩看到数据略微皱了皱眉头,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很正常。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