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40节  (第2/2页)
当然,这只是玩笑。    其他人也震惊于王浩的天才程度。    之前网上就有说一些没有被证明的小数学题目,对王浩来说就真的是小题目,大家看到这种话就只是一笑而过。    现在看来是真的。    王浩当场展示了这种能力水平,做出一个其他人没证明过的证明,对他来说仿佛不存在难度。    很快事情就被传到了网络上,甚至还有证明讲解的全程视频,视频中王浩的脸被做了模糊处理,但和没做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王浩。    网络上顿时掀起了一阵热议。    在热议的过程中,王浩就发布了第三篇博客内容——    《一个小证明,闭合曲线内置正方形》。    这次的博客内容有些不同,第一句话就是介绍证明的来源,“这是一个叫丁志强的学生的提问,他是在研究这个问题,而且他的研究,给了我很大的灵感。”    接下来才是证明内容。    网络上的讨论暂且不谈,王浩则是非常的兴奋,因为他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质数分布概率研究’的灵感值已经突破了一百点。    同时,脑子里也有清晰的思路,知道研究出的数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只不过因为太过于复杂,总结起来似乎不容易。    这会是个有点难的工作。    但是,不要紧。    数学方法的总结确实有难度,但利用数学方法去角谷猜想,却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    “数学方法的总结暂时搁置,可以慢慢来,还是先把角谷猜想证明出来吧。”    “这个猜想可是很值钱的!”    王浩喜滋滋的开始了研究工作。    第一百二十四章 证明角谷猜想!普利策:他不会来真的吧?    角谷猜想,也叫做冰雹猜想、克拉茨问题、3x+1问题,猜想的内容是任何一个自然数x,如果是奇数就计算3x+1,如果是偶数就除以二。    这样一直计算下去,最后都会落入底部的4-2-1循环。    这个猜想内容非常简单,正因为如此,也就变得广为人知,数学界对于破解角谷猜想,一直存在很浓厚的兴趣。    大概也是这个原因,使得角谷猜想变得非常值钱,甚至比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还要值钱。    最早对于角谷猜想悬赏的是在七十年前,一个叫做保罗-恩多斯的人,他愿意提供500美元给角谷猜想的证明人。    后来又有好多数学界、商界乃至于其他领域的人,发起了对于角谷猜想的悬赏,数额虽然都不大,但也足以证明,人们对于角谷猜想的兴趣了。    当前对于角谷猜想的最高奖金,来自日国的一家叫巴库时代的公司,他们发布公告宣布将会为角谷猜想的证明人提供1.2亿日元。    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120万美元。    另外,还有一些科学机构,也针对角谷猜想的证明设定了奖金,有两万、五万、十万……多到数都数不过来。    同时,国内也有相关的悬赏。    角谷猜想入选了教育部、科技部、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四个部门联合出版的《10000个科学难题(数学卷)》,被列为数学卷中的第四个难题,设定了一百万人民币征解。    有如此多的个人、科学机构、公司,都宣布对于角谷猜想的悬赏征解,足以见得角谷猜想的吸引力了。    如果有人能够完成角谷猜想的证明,就可以拿到以上全部的奖金。    哪怕只是为了大笔的奖金,王浩也非常有动力去完成这个研究,这也是他把角谷猜想的证明放在数学方法总结之前的原因之一。    在确定能完成角谷猜想的证明后,王浩就开始埋头做起了研究。    与此同时。    王浩现场完成曲线内置正方形的证明视频,也引起网络上的舆论热议,有不少人看过视频,都只能高赞一声,“王浩,太凶残了!”    “学生提问、当即解答,还是数学界未证明的问题。”    “这才叫顶级数学家,看那些报道说某数学天才多厉害、多厉害,来比比?”    好多专业的学者,都感觉王浩完成研究,根本是不讲理的逻辑,一个数学界没有破解的问题,他稍微一思考就解开了?    这太bug了吧!    只有专业的学者才会去看全部的视频,他们发现王浩确实讲的很好,而且很顺畅,也一定程度上怀疑是否现场作出的证明。    “或许已经证明出来,只是做一下讲解?”有人提出了疑惑。    当消息爆出来以后,确实有很多学者怀疑,主要他们无法理解,有人能够临时解开数学界没有完成的证明,类似的问题,哪怕仔细做研究都大概率没有结果。    但也有权威的数学家站出来表示,“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会去怀疑,在数学界来说,同样做基础研究,差距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多。”    这就是天赋的差距。    国内好几所高校的学者们都对此进行讨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