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18节  (第2/3页)
说还是很不错的。    省内评奖是依照项目来的,个人和团队成果会放在一起竞争。    《蒙日-培方程的正则性证明》,是世界级的数学理论成果,但实际上,评奖竞争力并不高,因为不是数学一个学科参加奖项评选,其他学科的成果也会一起竞争,能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已经说明很受重视了。    当然了。    如果换成是阿廷常数的论证参与评选,肯定能够轻松获得省内的自然科学一等奖。    可惜,阿廷常数研究完成的晚了一点,完成并提交上报的时候,省内科学奖项评选都已经开始,就只能等明年再去评选了。    到时候,很可能就直接上报,参与国家科学奖项的评选。    两个省内的科技奖项,不仅仅是荣誉那么简单,还能获得总计35万、不需要缴税的奖金,能多拿一点奖金肯定是好消息。    王浩带着喜滋滋的心情,继续投入到数据分析工作中。    这是月初的周一。    张志强早上就去财务领了工资条,顺便也帮王浩领了一下,把两张工资条拿在手里,对比一下,他对于发工资的好心情就完全没了。    只见他自己的工资条,最终实发工资10465元。    王浩的那一张,学校补贴部分预缴了百分之二十的个税后,实发工资314028。    张志强盯着两张工资条看了又看,想想自己和王浩同为西海大学的教授,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呢?    一个月到头,工资连对方的零头都比不上。    张志强拿着工资条回到了办公室,把王浩的那张递了过去,然后就带着羡慕嫉妒的眼神看过去。    王浩接过扫了一眼工资条,微微皱了下眉,“少两万啊,不会吧?月底发表的论文,补贴竟然要下下个月发?”    他摇了摇头不在纠结,而是把工资条揣在兜里。    低头,继续做研究。    张志强机械般的回到了座位上,全程看着王浩的动作、身体、语言,都感觉心脏已经被泪水所淹没。    实发工资三十一万,他竟然说还不满意?    说还少了几万?    那副不在意的模样,似乎都已经习惯了?    张志强低头再看一眼自己的工资条,仔细看清每一个数字,最终一切的情绪,都化为长长的叹气。    然后他扭过头看向窗外,眼神慢慢陷入了呆滞状态。    他有点理解罗大勇了。    ……    于此同时。    金属实验室把成果再次上报到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材料科学部。    材料科学部收到了上报消息后,最开始还以为是重复上报,有个专家扫了一眼后,马上打电话到给金属实验室,才确定是研发的新进展。    但是,这个新进展也太夸张了,而且速度也太快了吧!    上周一上报的成果,是制造出了抗拉强度1410兆帕的钛合金,仅仅过了一周,就上报说明制造出了抗拉强度1560兆帕的钛合金?    1410兆帕,已经达到了‘超高强钛合金’标准,正常来说,强度数值往上提升十点,都能算的上是研究突破了,直接上升150点,都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不。    是‘不能相信’!    材料科学部常驻的几个专家聚集在一起,马上决定通知其他顶尖专家组建一个评审组,到金属实验室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自然科学基金的材料科学部,针对重点项目的评审专家团队高达两百人,大部分都分散在各个大学、研发机构,其中最顶尖的包括二十一名科学院以及工程院院士,但大部分都是‘挂名’,只有真正出现无法评判、有争议的成果才会动一动。    现在就接近‘无法评判’了。    材料科学部找了钛合金领域,国内数一数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