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生活琐事 文化习俗  (第2/2页)
    “她还有压力,她可是东北大学的,她要是都这样,下面学校的人没法活了”,周瑞那个无语啊。    周瑞在二叔家里又停留了一会,然后告辞离开。    “二叔,爷爷说,咱们全去他那里吃饭,一会你们过去”。    “哎,那我们就不做午饭了”,二婶点了点头。    ······    中午的时候,老周家几个兄弟齐聚一堂。    除了在外面上学的周思思,嫁出去的周洁,可以说全部都在这里。    本来周洁一家也可以来的,但是可惜的是,周洁现在正在市里教学,根本回不来。    而周瑞,可以说是老周家的独苗,唯一男丁。    所以一家人十分地热闹。    本来周瑞不该下厨的,但是谁让这货的厨艺这么好呢。    做了满满地一桌子饭菜。    周爷爷和周奶奶坐在最上面。    周父和二叔相对而坐,最下面是周瑞和林清雅。    正好八个人。    周爷爷高兴,喝了两杯。    “对了爷爷,过完年是你的七十大寿吧”,周瑞看着爷爷,询问道。    “哎,是啊,七十了”,周爷爷点了点头。    一个地方有一个习俗。    有些地方常常不主张60岁到80岁的人轰轰烈烈过生日祝寿,认为命理学上有一说法:过一个寿能消耗8—10年的寿命。    有的地方过寿,还要吃水饺。    周瑞曾经见过,但是不明白这是啥意思。    而他们当地的习俗,六十六过寿、七十过寿,八十过寿,九十过寿。    而且都是大过。    亲朋好友,晚辈小辈,都得过来祝贺。    还要上礼。    因为当地的观念,从七十之后,每过一年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每过十年,必须要庆贺。    “是啊,过年之后就七十了”,周爷爷不由点了点头,“又老了一岁啊”。    “爷爷,你打算怎么过,还是在家吗?”    “当然了,在家里过热闹,而且我想好了,今年过寿,不再收礼,就图个热闹,大家最好都来”,周爷爷笑着说道。    以前的时候是没钱,收彩礼可以帮帮孩子们。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儿女成才,都有了本事,用不到他了。    相比于钱,他更加注重的是团圆。    是子孙满堂的喜悦。    “好,到时候肯定都会过来”。    他们这里过寿,一般都集中到年后过。    比如说,过六十六日子为正月初六,过七十的为正月初七,过八十的为正月初八,以此类推。    所以到了年后那几天,饭店最发。    提前预约都预约不上。    每次都要托关系,找人,才能请来厨师。    特别是六号,那家伙,比过年都热闹。    各种鞭炮,烟花,层出不穷。    周瑞曾在六号这一天,给三个长辈过寿。    周父去那一家,周母去那一家,周瑞去那一家。    分开行动。    而且过年那段时间,结婚也多。    真的是花钱如流水,都是随礼随得。    而且还必须拿。    人家都拿,你总不能自己当个别吧。    ······    几个人在那里聊天,周瑞和林清雅就在这里听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