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庞统,徐庶  (第3/3页)
 而诸葛亮是在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自叔父诸葛玄病逝之后,才开始自己钻研学问。    他时常求学于庞德公,按照《襄阳记》记载,他经常登门拜访,渐渐被庞德公重视。    就是在这个时候,诸葛亮认识了徐庶庞统他们,慢慢加入到了这个圈子当中。    也就是说,徐庶他们其实是先认识的庞统,后来才认识的诸葛亮。    不过王粲交友广泛,他的名声也在荆州非常大,庞德公、黄承彦这些大佬与他都认识,所以作为庞德公的学生之一,徐庶等人自然也跟他打过几次照面。    众人便走过来,那个之前向王粲招手的年轻人大概二十上下,身材高瘦,长相非常英俊,问王粲道:“仲宣先生怎么今日在码头呀。”    “送一送文始,他父亲被朝廷追赠为亭侯,袭承爵位,去许昌了。”    王粲摆摆手道:“不说这个了,你们怎么在这啊。”    徐庶就说道:“庞统从颍川回来,我们刚好在邓县,就一起送他回乡里。”    王粲笑道:“回乡里做什么,我走了一位朋友,正伤心呢。你们就来了,跟我一块去喝酒吧,最近正天冷,那烈酒伱们知道吗?喝一口暖身子,有人请客。”    “这个......”    徐庶看了眼庞统,见庞统点点头,便说道:“那去吧。”    当下几个人就往城里去。    路上互相介绍了一下,当时庞统徐庶他们其实没什么名气,要司马徽来到荆州之后,到处跟人说庞统是南州名士冠冕,他才被世人所知。    而卧龙凤雏的名号,就得再过个七八年,庞德公点评荆州名士的时候,才会说诸葛亮卧龙,庞统凤雏,司马徽水镜的称号。    这里面最有名气的就是王粲,其次是沈晨。    庞统去年到今年在颍川求学于司马徽,没听说过他的名气,徐庶石韬他们住在襄阳城外,经常拜访大儒求学,反倒是知道他。    因此在见到最近声名鹊起的沈晨居然只是个十岁孩童的时候,倒是颇为惊讶。    不过也就是小小惊讶而已。    这年代神童屡见不鲜,王粲小时候就是个神童,十四岁的时候蔡邕就说他是个奇才,自己远远不如,家里珍藏的书籍应该全部送给他,可见王粲十四岁就已经非常有学问,连大儒都自愧弗如。    一行人进入城中,来到了一家酒楼边上,看着酒楼车水马龙,来往宾客如云,徐庶十分惊讶道:“居然来黄门楼,这个酒舍可是襄阳最贵的酒舍了,我可吃不起。”    王粲笑着摆摆手道:“刚才不是说了吗?有人请客,你说是吧阿晨。”    沈晨笑道:“尽管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难道这酒舍。”    徐庶诧异地看着他。    沈晨就点点头:“是我叔祖开的。”    “那就放心了。”    徐庶就大摇大摆地走在最前面。    进门后就看到酒楼里大厅都已经坐满,楼上楼下也是人来人往,外面还排着队。    汉代的酒楼其实不叫酒楼,叫酒舍,而且规模也不大,豪华酒楼一般只有洛阳、长安这样的大都市才有。    但襄阳这几年非常热闹,大型酒楼也渐渐兴盛起来。    沈晨见有商机,于是撺掇叔祖在这里开了一间黄门楼,拿手绝活是唐宋以后才风行的炒菜。    没有人能拒绝一碗蛋炒饭,有的话,那就再加个炒鸡子和炒鸭子。    唐宋以前没有炒菜的原因还是在于炼铁法比较落后。    虽然炒菜在南北朝出现,可风靡要等到唐朝灌法出来,铁器盛行才会正式踏上历史舞台。    不过沈晨已经提前把灌钢法搞了出来,黄门亭一年铁器的生产比刘表整个荆州还要多,自然不缺这点炒菜的铁锅。    黄门楼今天爆满,就跟冬天火锅店生意最好一样,天气冷了,谁不想在店子里整个火锅吃个热菜,来壶烈酒呢?    因此徐庶左右看了半天,没找到位置。    好在沈晨有面子,掌柜一看是他来了,就让小二去后院收拾一下,给他们在后院的内厅摆了一桌。    wap.    /93/93590/20634457.html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