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_第5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5节 (第2/3页)

的有根铁丝也成。

    最开始的时候辣椒贵,孩子们自己去海边刮的海锥,海边沙滩的淤泥里。

    做一个铁丝的筐,后面是网兜,刮着淤泥走,然后涮海水把泥涮下去,就看到海锥了,还有其他的贝壳什么的。

    大人不管的,孩子们组团,回来分,各自拿到家里煮,或者自己捡柴火,把锅抬出来,煮一大锅,分给家长,避免挨打。

    剩下的就是孩子们坐在那里一吃一下午,八九十年代就这么玩儿,尤其是大连,现在还没有什么名字,归定辽都卫所属。

    这些海鲜当然不是,这些是从九联城入海口来的,鸭绿江,入海口是獐子岛。

    现在那个小岛上没什么人住,包括另一个大鹿岛,陆地面积大,谁愿意住岛上?干什么都费劲,种地又不合适。

    这两个地方的螃蟹才多呢!不需要人工养殖,出海就能捞一大堆,不值钱,煮着吃都嫌费火。

    海参也是在这里捞的,上个月大明水师自己下去捞,拴根绳子抱石头潜水下去,戴着防水镜,借着太阳昏暗的光,半摸半看地抓进篓子里,再被拽上去。

    水凉,那也得下去,水师的兵怕这个?当训练了,水性好的不抱石头,硬潜。

    野生海参确实好,下丘村一条街的海货店里就有,很贵,有钱人愿意买。

    捞海参的大明水师有额外奖励,比如五个海参给一文钱。

    小的不要捞,还能长呢,就捞大的。

    宫里和村子吃,养生。

    惠民药局也有,看情况决定是否给开这个药材,比如营养不良的女子怀孕了,那就得给开。

    像最开始到盒饭店说谎想多要一点饭菜的小草的母亲那种,海参是好药。

    目前野生的有很多,还无须人工饲养,说白了就是人工饲养的隔离区不好弄,没有材料。

    “诸卿先吃旁的,海参缓冻呢,这东西需要冰,要不就制成干的,那泡一次要很长时间,还不可沾油水。”

    朱元璋招呼群臣吃东西,旁边有人负责开壳,牡蛎开壳讲技巧,现在若不是下丘村的店里卖的价钱高,其实根本没人爱吃。

    开个壳费很大的劲,里面的东西一煮就那么一小团。

    不然也不会有蚵仔煎这种穷人吃的饭,用它和地瓜淀粉一起做饭。

    因为红薯和马铃薯不一样,马铃薯,即土豆可以当主食,红薯,即地瓜粉不能当主食,烧胃。

    最开始发明蚵仔煎的人绝对是个学医的,而且必须是中医,他就知道牡蛎能够治疗胃疼泛酸,这就是把吃红薯粉的胃部不适给调理回来,否则为啥非要加个牡蛎呢?

    第748章 中医膳食情所愉

    朱闻天其实也挺纳闷的,他又不是没吃过蚵仔煎,还有牡蛎煎蛋,说实话,比较腥。

    牡蛎不如烤着吃,还有涮着吃,哪怕确定干净,生吃都比煎的好,生吃也腥,不过有心理建设。

    地瓜他更吃过,一般都是蒸,要么做成地瓜粉条,红薯吃多了烧心,其实就是胃酸。

    烤地瓜从北到南都有,北方吃烤地瓜是冬天冷,烤着吃暖和,结果三亚也有,还很贵呢!

    东北菜的猪肉炖粉条子,就是地瓜粉条,扁平的,不是土豆粉。

    福建人就可以把两种东西放在一起,用牡蛎来缓解胃酸,就像四川的正宗麻辣烫中有罗汉果一样。

    于是他现在不忙着吃,他拿来淀粉、鸡蛋、大葱,不用小葱,小葱不辣,没什么葱味,蘸酱吃还行,做个菜不适合。

    他拿个炒勺,一会儿就一个大饼,拿过去切开分。

    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