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节 (第1/2页)
三天是底线,在没有冰柜冰箱的情况下,超过三天,亚硝酸盐就开始拔升,那个时候可以接种霉菌。 等着到七天后进入高峰期亚硝酸盐下降,到半个月消散,如果豆制品没全腐败,就是腐乳等东西了。 不过下丘村不扔东西,跟别的商家不一样,下丘村一看东西还有半天就不能保存了,送了。 员工们吃、村子的人吃、皇城的人吃、图书馆的人吃,只要人吃了就不是浪费。 “明天能吃到?”朱元璋馋了。 “能,正好还是放假!”里长点头。 …… 午后,村子开始做豆腐,然后放进冰窖里冻,顺便杀猪、灌血肠、灌粉肠、灌香肠。 之前为了招待干活军士等人杀羊的羊肠也拿过来,灌洗香肠,这个孩子最爱吃,里面精肉多,又有香料。 关键它细,好咬,粗的肠子的只能切片吃片。在吃的方面,下丘村手段百处,大人孩子都喜欢,不需要别人试吃。 当晚朱元璋等人住下,后宫开始简单消毒杀菌,每旬一次,怕生病。 翌日早上正常吃饭,吃包子和羊肉馅烧卖,昨天杀一堆猪,加上剩下的羊肉。 豆腐还未冻好,午饭的时候才有冻豆腐杀猪菜。 其余羊骨头什么的送去图书馆煮汤,羊排都送去了,没人吃,图书馆的孩子们吃到了手抓羊排。 “确实应该抓竹蛆,不然哪来得如此多粗竹筒?” 朱元璋看着人在竹筒里面塞压油纸,觉得竹蛆太可恶了。 竹子越长越粗,然后竹筒就能拿来当工具,不适合装水,渗透性强。 里面用油脂和树胶结合,就能够防水深透,之前的军用罐头用竹筒都是这般操作。 也就是说,竹筒酒是假的,往竹筒里面注射酒,竹筒一渗透,啥都没有了。 现在就是压一点油脂,把酸菜、白肉、血肠、冻豆腐炖好了装进去,再给几节香肠,送到休假的官员家中。 到地方就得倒出来,竹筒太干了,压的油纸一旦漏水,很快会被竹筒吸收。 东西送走,朱元璋吃杀猪菜,冻豆腐果然口感与众不同,像吃面筋一样,关键它里面汤汁多。 “南方咋吃?油炸的豆泡跟冻的不一样,冬天不够冷,全依靠冰?” 朱元璋连吃几块冻豆腐,发愁,这个在江南无法推广。 不油炸的豆腐没有蜂窝,不吸汤,油炸的豆泡有蜂窝吸汤,却没了豆腥味。 只有冻豆腐兼顾两者,人家北方地区冬天随便吃,南方有钱的人才能冻。 “陛下,有面筋,也吸汤,关键不需要低温制作,蒸就行。明天咱们吃面皮,如果把面筋放进来,然后这里加豆腐,面筋吸了汤,也有豆腥味。” 里长努力地想着如何达到平衡,冻豆腐在南方吃不到。 “宜长,你说这玩意儿到了海外夷人那里能卖钱不?” 朱元璋不去强求,他想到了另一个方面。 “陛下,他们用手抓着吃饭,那边比四川、云南、两广、琼州更加炎热潮湿。 哦!琼州岛的南边天涯海角的振州所在,其实不潮湿。 咱要是卖东西,应该制作成酱,他们手抓着吃,就浇一些好吃的酱。 明日做一次,陛下品尝?另外还有混合的干粉,比如生姜等调料。” 里长不认为面皮能够卖出去,人家手抓着吃,面皮一抓就碎。 手抓的应该是饼、煎饼、包子、馒头等面食,带汤的也要抓? 里长没经历过,他就觉得别扭。 比如吃个牛肉抻面,村子有拌的,然后用筷子吃,那么换成有人拿手抓着往嘴里塞…… 有没有?有!而且还允许,小孩子嘛!小宝宝需要知道某种东西的情况,就用手抓,让他们抓。 但这是特殊的情况,不代表大人伸手去抓拌面吃。 第714章 不用联姻何所靠 “小黄瓜二斤,品相完整,未见溃烂,四文钱,小茄子五斤,品相一般,无虫瘢,五文钱,小豇豆……” 小雪季节过了,之前没罢园的现在收集一番,把东西拿过来卖,就下丘村要,其他人不要,别人早准备完过冬的东西。 坏的东西百姓自己会挑出去,可不敢滥竽充数,被逮到以后抬不起头的。 价钱其实可以压一半的,朱闻天估算成本和虾油小菜利润,就不压了,他不是资本家,他不单纯追求利润。 百姓卖完最后一次东西,地里彻底空了,等开春再考虑种什么。 “他们居然什么都用手抓,还以为吃米饭用小勺子。” 里长昨天跟朱元璋说完,回家憨憨告诉他面皮碎了一样吃。 并且吐蕃与西域的汗国同样用手抓,去和林遇到的牧民,他们用筷子是因为怕遇到大明的太子、秦王失礼。 不过之后牧民会使用筷子,比用手抓着干净、卫生,手什么都抓,缺水的时候不洗的。 “里长,明年开春咱们卖黄瓜苗、茄子苗,让应天府、太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