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_第4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8节 (第2/2页)

本。

    主要是驿站的人手不够,你一天一个,那一条路上的驿站累死也忙不过来。

    但得看地方,这里是长江上游,派个小船,嗖嗖地就过去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没错!

    至于有人对自己这个参政质疑,甚至恶意攻讦、进谗言,也没错,只不过最后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660章 归途换路盼铁船

    ‘呜~~呜~~’伴随着蒸汽机的鸣叫声,朱元璋的队伍出发回南京。

    此次走黄池河入长江,顺流而下,朱元璋要看看另一边的景色。

    其他包括西河村在内的二十一个村子的人在挥手告别,他们刚来,之前来了迎接完陛下,又回去忙着收大豆和其他作物。

    下丘村的地更完耙好,一大堆小型蒸汽机的设备扔在村子里,二十一个村子赶大马车来拉走一些。

    回去后给自己的村子耕地,换个组件便是小型收割机,没大的好,却方便操作。

    说好了的,宣城县要农业机械化,他们给车套上四匹马,怕拉不动。

    再准备大量的空车跟随,一旦轱辘坏掉,立即换车。

    船队一进到长江,朱元璋就站在船头举望远镜看。

    此时的长江非常热闹,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面上按照规矩来航行。

    船只多,在宽阔的江面上会排队,小船让大船、逆流让顺流,江面上留出来空白没有船只走。

    船宁肯排队慢慢走,也不去空出来的地方,当然,线不是那么准,但确实存在无船走的地方。

    这个是应急航道,无须官府规定,所有航船的人全知道遵守。

    一旦有船只出问题,有能力救援的去救援,没办法的立即进到应急航道躲避。

    横渡长江的船不是随便渡,两边的码头或者渡口要对应着,谁敢操纵小船在长江上面乱蹿,保证挨打。

    朱元璋的船队就走应急航道,其他的船只尽量避开,再弄出来小的应急航道。

    眼下处在秋收的使节,百姓手中有了粮,商人们运货到各处贩卖,再收上粮换个地方卖。

    四川那里的水稻比下丘村这边的提前一个月收获,商人们去收陈年的米,四川种籼米,新米出来了,陈米就可以卖掉,商人们收来后制作米线、米粉。

    “宜长,你见过一万石载重的船没?”朱元璋看一看往来的船只,放下望远镜扭头问里长。

    “图上看过,实物不曾瞧见。”里长摇头,回去能看到一艘停在南京那里的万石大船。

    用钢铁打造的万石船只造好了,等着试航。

    上面有两台蒸汽机,前后各二的四个轮子,并且有帆。

    这是大明第一艘真正的钢铁海船,重量比同等体积的木头船轻。

    别看铁比木头重,造船用的木头都是好的实木,而且早万石的木头船,为了稳定结构,里面得用大的木头来做龙骨。

    就像盖房子,用木头做的房梁重,还是用钢铁做的房梁重一样,同等强度情况下,木头的是铁的好几倍。

    木头船要修,一般一年修一次,修一回就加一层木头,通常用六年就不再修了,要么在近海晃荡,要么拆了做别的东西。

    即便抹了一层层桐油,依旧有虫子和老鼠会破坏。

    关键在于海上风吹浪打对结构有损伤,故此修的时候只能加木头,而不能拆前面的重新上木头。

    现在的木头海船和大船,技术不错,有水密舱,比起铁船还是差了些。

    “咱也没见过,若成功,木头便节省下来盖宫殿,往后大明内河船只与海船全用钢铁打造。

    嗯……要带葫芦和晒干的竹筒,不然翻了没东西用,木头船还能浮起来。

    现在也有浮环,从前面朝代流传下来的,往后让所有的船只全备上。”朱元璋还没忘了停下中都建设把木头拿来造船的事情,之后会用钢铁的船,木头船不要再造了。

    已经造的木头船继续使用,至少它们帮助抵御了倭寇的进攻和捞了很多鱼,沿海的渔民有了活计,便不去走私。

    里长一脸钦佩的模样:“陛下思虑周全、爱民如子。”

    周围的官员:“……”

    他们就想不明白,你朱宜长需要整天想着捧陛下?你的地位是靠捧才有的?

    “好说好说!”这剂马匹朱元璋领了:“载重万石的船只今年冬天先在九联城……九联城冬天结冰否?”

    朱元璋不想让一艘船出去,感觉孤单,别看它载重一万石。

    准备在大明附近转悠,突然忘了九联城结不结冰。

    “不一定,有时天冷,大沽结冰、九联城亦结冰,即便长江也有可能结冰的时候。

    其实那艘船在长江中亦能航行,由它帮忙运输,可节省许多人力。

    尤其是气温下降,纤夫拉纤的时候温度在十度以下时,手脚很疼,冻得发麻。”

    里长提议把那艘船调长江帮忙运货,一次可以运五百吨,速度快,晚上有灯照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