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节 (第1/2页)
孩子们更不用说,要进实验室了,连续打喷嚏,鼻子痒痒,像过敏,不进了,弄点药吃。 更朱闻天那时候的一些人一样,过马路,即便是斑马线,有车停下,也会站到同一个位置的时候微微探头看一眼,没有车再走,有车就缩回来,不然一过去,先不管那车错没错,自己没了。 这样的人不存在鬼探头的情况,因为他先探头,身子不动,左右看好了再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我歇工了,我吃完饭河边溜达溜达消消食,我睡觉,给我主食,对,就那个牛肉馅饼,先给我来八个。” 有工匠把自己的活儿干完了,今天就干这些,不能拼命,过来找吃的。 “你确定不是吃一口就又跑过去干活?”负责给饭的人询问。 “确定,快点来啊!我都喝酒了。”工匠指指自己的酒盅。 “给给给,喊什么喊?吓我一跳。”打饭的人把馅饼拿过来,六个。 “八个,你替我想的吃不完?我说八个。” “现在只有六个,其他的没有做好呢!”“那边不是有一盆么?” “那是三鲜馅的。” “三鲜馅的你就不能给我两个?” “你不是要牛肉的吗?” “我也能吃三鲜的啊!” “你告诉我了吗?好的,给你两个三鲜的,心累!” “你咋不喊了?” “我是服务人员,我不能把我现在的身份当成我所拥有的权力,我利用这种看上去赋予我的权力来为难人的时候,我就是自卑的,畜生都不如。” 给人提供服务的人露出笑容,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说那么多的话没有用,除了能让自己觉得可以限制和干扰别人之外,还能如何? 这就像审核朝廷题本文字的人一样,有的人是看具体内容和情况,选择通过与不通过。 有的人感觉自己有权力,挑字眼,然后就给扔了,换个说法就是驳回,让你改。 这等人就是最自卑的,狗一样的玩意儿,或者说狗都不如,臭狗屎般的存在。 …… 小人物之间的斗争一直存在着,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一文两文钱,而是态度。 朱元璋显然不是这种境界,他问里长:“咱现在做东西,能赶上种冬小麦吗?大豆地面积太大了。” 他给下丘村划了土地,下丘村就努力利用。 告诉百姓用什么矿产的化肥和农药,百姓想用,东西缺受限,尤其是官府配合得不好。 下丘村不是这等情况,大豆一个个的看着就比之前在石臼湖长得壮,就是粒大粒多,瘪子少。 “陛下,不急的,冬小麦已经开始选种、浸种了。之后的一些天然农药和化肥,要朝廷统一管理,比如放到百货商店卖。” 里长不担心,早着呢! “那边的药材种得如何了?尤其是从女真人那里拿来的人参,多给了钱,就算是钱吧! 他们把人参用草皮子包裹好,一路送来,有的说是都二百多年了,这玩意儿能看出来? 咱就是担心一些药物单独放着没事儿,然后合在一起就有事,这个咱明白一些道理,却弄不清楚。” 朱元璋不管下面的小问题,他在和里长说药物的应用问题,这个其实涉及到的是物理和化学。 当然还有医学、生物学,包括某种东西有什么元素、含量多少。 看着很科学,其实不是那么完美的。 比如说天气炎热,要中暑了,可以说成要补充电解质、然后找阴凉的地方,电解质,尤其是钾,要用什么药物。 没问题的,就应该这样。 不过那在古代是很难弄到的,而中华很早就知道,熬绿豆水,加点盐即可。然后就有问题了,为什么选择绿豆水? 因为绿豆水补钾,低血糖不补钾,直接给糖,会死人的。 古人咋就知道绿豆水,他们知道钾?和氯化钠? 这就像治疗疟疾的古方一样: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怎么就知道必须是冷浸?大部分中药不应该是煎煮吗? 这里面用得是阴阳五行理论,推导出来了。 第638章 房产建设当依河 “手工割豆子,是不是变成两掰的就少了。” 朱元璋突然又问起大豆的事情,他觉得大豆在收获的时候有了缺损,就不能种了,这可是好种子。 “已经留了人工收的位置,到时候对比,两掰的有好几种可能,一个是病虫害。还有呢就是它比别的豆子早熟,这个特别好,最好能找到那一株的其他豆子。” 里长说情况,机器收跟手工收差不多,手工收的豆子也得用连枷打,倒是不能用磙子压,一压就碎。 他准备人工收一亩,机械收一亩,人工收的用正常手段把豆子打出来,最后对比豆子破损的比例。 如果机械的高,就需要想办法调整,否则种子数量将减少。 朱元璋微微点头:“送到外面的种子,在正常种植的情况下,产量确实比原来的高,百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