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_第4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6节 (第1/3页)

    里长提醒朱樉,大同和北平那里之前派人告诉,太子下的令。

    接着他又叹口气:“这么做的后果,就是缩短了生长周期,产量降低,咱们过去帮忙收割,再翻耕土地,指导他们一下,快点把大豆种下去。

    而且跟高粱一起套种,教他们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咱的一部分队伍先去北平,同样是帮北平那里的百姓收割、翻地、套种。若他们的小麦废了,自然是种水稻,让朝廷免去田赋和劳役,甚至从其他地方调运粮食补贴。”

    朱标颔首:“只得如此,至少还有预案,总比到时候发现情况,手忙脚乱要强。”

    其他将领跟着点头,反正他们对这方面了解的不多,头一次听到大豆和高粱一起种的。

    他们以前只了解下丘村最先进行水稻黄麻套种和油菜籽苎麻套种,必须有大牲口帮忙,肥追得上才行。

    后来山东大旱,让山东的百姓在麦茬上种大豆,产量低,但节省人力,有收获就好。

    眼下是看队伍的劳动力多,不要小麦茬,直接掘掉,立即套种大豆、高粱。

    果然神奇,队伍里有下丘村的人在,确实叫人安心。

    ……

    同样的晚上,朱元璋又到外面吃串儿,这回他叫上危素与刘伯温,顺便喊了曾鲁。

    曾鲁与危素熟悉,两个人一同修元史,当然,大家都熟悉。

    朱元璋没让孙贵妃来,只带着马皇后,孙贵妃去太子府陪太子妃说话,按照进度,太子短时间内回不来,雄英再有一个月便两岁了。

    应天府的五月下旬更暖和,天气又好,如果下雨,可麻烦喽!

    今天朱元璋点了烤肉串儿,喝啤酒,要冰镇的。

    “半月不见,大家气色都不错啊!”朱元璋笑着与刘伯温和危素打招呼。

    两个人得到了他的实话,放下心,情绪好了,身体就跟着有变化。

    尤其是刘伯温,他不但心情好,吃喝也好,一家人住在下丘村,洗澡、上厕所都方便。

    “谢陛下挂念。”二人默契地回应。

    曾鲁在旁边看着,他知道半个月前的事情,陛下故意给大家看的,所以今天暗中和明面上的护卫更多。

    “星星亮啊!晴天,多晴几日,宁国府、太平府及江南种小麦的地方,马上开镰。

    河南府与山东,加上西安府、大同路等等位置,陆续收获冬小麦,河南跟山东会看情况种大豆,这法子好。

    德之可是听闻开春时候的倒春寒?有没有什么了解的消息?”

    朱元璋心思没放在吃串儿上,他只想看民生,感受热闹与繁华,说的话则是大明根基。

    曾鲁回应:“陛下,臣知晓,是太子殿下派人跑很多地方告诉有倒春寒,各地陆续传来消息。

    俱按照太子所教授之法,提前催苗,累是累了些,却总好过绝收。

    春小麦最怕开春未分蘗时被冻死,现在最多略微减产,倒是不妨碍。

    北方冬小麦比南方晚收,下丘村去年种了许多,可换种子,他们的示范田产量总比别人高。”

    “是呀!”朱元璋颔首,又叹息:“唉!可惜百姓学得不够好,需要有人手把手教。太子那里也不给来封信,到了何处,咱又不知。”

    朱元璋想到冬小麦陆续收获,自然回忆起各地送来的消息,太子下令,要求立即追肥浇灌,别怕冻,赶紧催苗。

    结果真的有倒春寒,太可怕了,若是没有人一年年提醒,北方、山东、河南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