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节 (第1/2页)
里长熟练地找到编号,抽出来打开:“陛下你看,这个位置,将来会非常繁华。” 里长指头在地图上画一下,画的正是马鞍山市中心及码头的位置。 “陛下,当前铁矿用上了铁轨,那么当铁轨越来越好用的时候,就会有牲畜拉的车走在铁轨上。从采石矶到当涂县的长江是逆流,从当涂到上游的还是逆流。 尤其是需要纤夫拉纤才能通过的地方,如果把铁轨修过去,大牲口拉着车运输货物,比船只更有优势。 长江河流湍急的地方,其实炸了就行。船只加个明轮,一边拉纤一边蹬。 唐朝的时候就有明轮的轮船,只是受制于轴承方面的因素不好推广。” 里长哇啦哇啦给朱元璋讲繁荣的区域和铁轨与新轴承出现的应用,每一句话都是可行的。 下丘村就用着地面轨道和空中索道,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他不说。 徐掌柜在后面不远处听着,发现学到了许多,也知道了许多。 原来下丘村如今的地位是这样来的,并不是讨好与谄媚谁。 人家里长就能为陛下讲解各种实际情况和国策,据说他们背后还有个藏起来的高人。 那天自己亲眼见到下丘村的里长带着队伍直接进西华门,平时他们都绕路。 而那天正是太子妃生下朱雄英的日子,显然下丘村的人急着过去帮忙。 “哦~~长江危险地方的水下礁石能炸?对! 用绳子把人放下去,戴上透明的琉璃镜子,把炸药包放上,留个竹筒的管子什么的点火。 明轮的事情其实是轴承和连接地方的强度,蹬的车的链子强度就不错了。 还能够用非链子方式带动轴承,连杆式的。 而铁轨也应当修,马拉着走一次能运输不少货物,比马车强。” 朱元璋一样样分析着说,他跟着下丘村学了不少知识,包括名词解释。 他晓得,下丘村对大明的辅助是全方位的,农业、工业、教育、对外政策、经济、政治、军事…… 而且始终保持着那种我先给你打个样儿,然后你看看行不行的风格。 “宜长,明轮的船你们有了?”朱元璋一想,刚才似乎缺了东西,打样儿呢? “过些日子给陛下看,六月十八,如何?”里长犹豫一下,给出个日期。 “为何非要指定……行!”朱元璋刚说出来几个字,又突然点头。 他记得日子,好大孙五月十八出生的,六月十八正好是满月。 人家下丘村明面上不说什么,暗中显然在积极准备。 其他人送好大孙的满月礼,无非就是值钱的东西,还有书画等。 下丘村会送什么?琉璃?香皂?冰糖?炸药?八音盒?大棚蔬菜?燧发枪?带转轮的燧发枪? 那真是小瞧下丘村了,人家送的东西绝对是现在看不到的。 一个村子都在保密,自己就别提前知道了,留给好大孙。 “这地方确实不错,要建朝天宫?倒是不急,慢慢攒钱。 工匠少,就用现在的工匠干活吧!给他们钱,不征新的工匠。 那时咱着急,想快些把中都建好。如今想想,确实不必,百姓休养生息当为重。” 朱元璋又提到以前的决策,丝毫不在意承认错误。 第406章 可赐进士一同供 ‘呼~~呼~~’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伴随着风声,乌云突然就聚集起来。 摆摊的人看看固定的绳索与棚子,继续做东西。 “快,到这里吃饭,多亏刚才没乱走,外面除非进店里,不然就要挨雨了。” “棚子会塌不?” “帆布的棚子,支柱是铁的,快来。” “感觉天越来越热,明天是小暑?” “快入伏了,雨下的不对,我二婶家刚割的韭菜。完了!” “不怕,朝廷给的农书上写了,雨天割韭菜怕烂根子,可以等雨后撒一些草木灰。” “对,说了,说是什么雨水大了会把土里的脏东西溅到韭菜割的口子上,除非割高茬韭菜。 谁愿意割高茬,都是贴根子割,实在不行再用清水冲一冲,都是书上说的。” “对的,这样韭菜就还能继续长,一烂根子可就废喽!耽误好长时间。” 百姓们往这边跑,这边吃饭有棚子,有人已经从别处吃过饭了,也跟着跑来。 大家不管认识与否,都与其他人聊着。 有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