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二章 心怀敬畏不作死 (第2/4页)
了。 而且水虽然是活水,却养不活水产业,毕竟所谓虾米吃泥,就是吃微生物,现在没有这个环节,即便有鱼虾种子也没用。 生命星球的根基,不是植被,而是微生物,这个星球尚未诞生生命,也就没有这些,因此即便穿着相对轻薄简陋的防护服,戴个呼吸滤气,就能忍受这里的环境,想要存活仍旧十分不易。 两百多年时间,人口并未增长。 凯恩觉得,这已经是运转尚算不错的表现了,依照生存条件的恶劣,以及他们拥有的起步资源,别说是添丁进口,减员直至灭亡都是完全有可能的,如今居然还有万余人,很可以了。 “我代表帝国,感谢你们的开拓行为。这里在星区中的位置还算重要,未来会成为中转站,而你们,将享受帝国的一系列馈赠,债务免除了,接下来,只需要一如既往的努力将生活和工作经营好即可。” 凯恩也没有跟对方废话,打着官腔,说了几句废话,就结束了这次会面。 他对这里生存的开拓民们谈不上重视,却也不能说不重视。 开拓民的生存史,他没兴趣,当收集一应信息,仍旧是要做的。这方面由米兰达来具体操办。 并且过程也很隐秘,为所有开拓民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检查,顺便就把工作做了。 人会说谎,身体反馈不会。从常见病症,到基因变化,从牙齿磨损情况,到粪便情况,这一整套下来,信息也就差不多收集全了,比讲故事式的口述种种过往靠谱多了。 至于人文的、感情的东西,抱歉,凯恩从来就没有刘备属性。而且他觉得,给人们带来实利,比嘘寒问暖什么的更有诚意,也更受欢迎。 “动起来吧。” 随着凯恩的一声令下,四艘舰船当场变形,成为了机械泰坦。 说起来,这还是当年赵文睿从资深轮回者马斯卡那里获取的相关技艺,然后不断改进推演,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 凯恩现在当它们工程机械用。 对于普通人而言巍峨的高山,对这些近两千米高的巨人,也不过是大点的土堆、石头堆。 与人相比,它们不光是劳动力倍化了,巨大的体型也更适合干一些大号工程,更省时省力。 而这里的大号工程,指的是在行星上打个洞,然后为其内核加热。 星球改造,别说是人类帝国,就是技术高杆的太空亡灵,也不是什么轻易就能搞定的工程,否则,它们也就不会弄出个类似死星般的世界引擎,便沾沾自喜的炫耀装比了。 然而对于亲手毁灭过一整个宇宙的凯恩而言,这方面的数据资料不要太丰富,哪怕是改造恒星,都是手拿把攥,更别说一颗小体积的行星。 这个恒星系的位置的确还不错。凯恩不会因为这里有人类居住,就勉强自己在这种事上说谎,非得把一颗濒死星球,改造成宜居星球。 如果只是怜悯这些开拓民,他大可以将这一万多人安置到一颗宜居的绿色星球,而不是花费百倍以上的气力,改造星球。 应该说,不周山号从哥特星区触发,完成一次折跃,便出现在距离这里几十光年的太空中,这背后是有不少专业性的技术缘由的。 而且,黑豆芽们能在附近区域游荡打劫,意味着附近有网道的出口,而网道这种古圣造物,同样是遵循某些法门而创建和运转的。 所以附近有网道的出入口,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这些缘由,凯恩甚至无法以科学的说法解释给专家们听,因为这是神祗级的秘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加热行星的大略方案并不复杂,无非是在行星上建一个接收端,然后在恒星那边建个发射端。之后人工引发恒星耀斑,发射端趁机收取能量,投送至接收端,然后接收端向地核注入能量。 具体的注入过程,可以理解为由力场束缚的微波式加热。 里外一齐热,而不是层次性的,内核先热,然后地幔。 加热后,力场束缚不会急着取消。 因为这时的地壳根本承受不住加热后的内核说带来的系列影响,一旦撤去力场束缚,地壳会崩毁,全球山崩海啸、火山喷发什么的。 在力场的配合下,地壳会进行人工塑形,比如设置专门的导能口,它是疏解地核能量,稳定地壳的,同时也是地热工厂。 一旦这个体系建成,传导恒星能量,持续加热地核,多余能量以热能为主的方式通过各个导能口化为可用能源,将成为为整个文明供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