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十八章 对抗 (第2/4页)
量拉大,第四舰队的射击位置也不是特别理想,不可能再像当初那般,一穿就是好几艘,然后摧毁后的碎片又能搞定好几艘。 连带伤害的大大降低,使得击毁率极大的下降。 直到第四舰队的中子光束炮也纷纷出了问题,4支舰队,总计也只是又击毁击伤了近3000艘G星人舰船。 击伤的理论上已经完了,它们掉了队,等到重新整合,第一秩序的舰队也完成了休整和补给,一个扫荡战就都送进坟墓了。 但这时第一秩序确实是力尽了,而G星人仍旧有2000出头的大型星舰。 这个数字,对于地球人类依旧可怕。 毕竟他们的舰船,只有7艘普通战舰,还多半不能及时赶回,以及300 的炮艇,剩下就是炮台和空天战机。 算出大天来,G星人仍旧有着数倍的优势。 这个优势在当前的情势下,显得很致命。因为G星人的损失越大,就越想拉垫背的。任何人站在其角度考虑,也绝对不是再尝试全面攻占,保住环境什么的,而是竭尽所能来个大灭绝。 这样一来就应了那句话,我不需要跑的多快,只需要跑的比你快。 本就人口不多,环境也很糟糕的G星人损失了这么多的舰船人口,肯定是大伤元气了。短时间内也造不出更多星舰。 但人类很可能更惨,需要从深渊中重新往上爬,先把负数弥平,然后才谈得上重新兴起。 所以理论上如果G星人舰队的大灭绝搞的稍微成功一点,G星人就仍旧领先,然后对人类而言,怕是又要迎接一场生死战,届时人类的准备,未必就能比这次更好。 因此总的来说,形势还是很严峻。 联盟在一番商讨后,向赵文睿发出一个请求,请米兰诺帮忙计算G星人舰队的运动轨迹。 米兰诺是目前这个世界最先进和强大的AI,没有之一,它的计算准确率是最高的。 联盟的意思是,时刻的计算让联盟可以把握住时机,然后提前进行打击。就利用G星人舰队高速状态下躲避能力差的弱点,人类一方发起超射程打击。 届时哪怕是靠着流弹伤害,只要数量上来了,也能对其造成一定的损害。 最主要的就是,联盟打算在适当的机会下,在某个太空区域内引爆大量的核蘑菇。通过区域打击,来对G星人的舰队造成打击。 这就需要即时而又精准的测距和推演。米兰诺是最又资格承担这个重任的。 赵文睿一听,觉得联盟这各策略总的来说还算靠谱。 毕竟等到G星人舰船冲大气层时,其实已经晚了。 可以说,有多少G星人舰船冲入大气层,直接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被毁灭程度。所以当然是越少越好。 那么越是能在较远的距离完成阻击,就越是有利。 他认为,核武区域打击后,大约就是炮艇们上场了,趁病要命,看能不能将那些伤损但还有不错战斗力的G星人舰船补刀。 炮台和太空战机其实就是薄薄的一层防御,估计到时候也就是炮台上的太空鱼雷能发一波威。剩下的就是大气层突入后,空天飞机对其进行超高空拦截打击了,趁着其高速突破,遭受大气摩擦而剧烈抖动,无法发起攻击,看能不能狠敲一波,使得其在破损后,大气摩擦的伤害极具增大,进而达成摧毁的目的。 其实他安排近6000架军舰鸟无人机在大气层内迎敌,也有类似的心思。 不过他的主要目的还是星球要害的防卫,而不是单纯的贪击坠数。 如果星球的要害能保住,那么即便成功降落下来一些G星人战舰,最多也只是区域性的伤害,这个损失,不管人类能不能承受,都已经是相对比较轻的了。扛吧。 想通了这些,赵文睿也就同意了联盟的请求。 于是‘最后防线’行动随着G星人舰队的迫近而展开了。 其实有些预备工作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比如轨道炮台的位置调制。 原本它们是像卫星一般环地飞行的,到处都有。 但在G星人舰队明确的表达出集群高速突破的态势后,轨道炮台就开始由四下散布,通过调控而集结。 到了行动开始时,已然如同一块比较厚实的乌云,形成一个战斗群。 它自然仍旧是环地飞行的,甚至因为它的这种集结,严重影响到了一些卫星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