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十五章 分析局势 (第3/4页)
出过大气层。 后来灯塔国又试过让牛掰的大飞机,背着航天飞机,飞到一定高度,然后让航天飞机发力上太空。 这些个梦想吵吵闹闹了一段时间后,就都偃旗息鼓了,技术不支持,成本和风险高的让人想跳楼,请再发展个几十年才谈这个脑洞。 就从这些点滴就能看出来,所谓的空天战机,很长时间内都将只是一个梦。 如果在动力学、燃料学、材料学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那这会一直是个梦。 重力井就是所有人的大爷,说出不去就出不去。 火箭是能出去,但那玩意已经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显简单粗暴,难以满足人们日渐细腻的要求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还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化成利益。而人类文明,利益是第一推动力。 人类现阶段推出的相对可行的太空计划,就是先开始原始积累,具体的主要内容就是一边积累太空知识和相关经验,一边用愚公移山的诚意,将工具设施尽可能多的射上太空,从临时空间站到半永久空间站,再到卫星城。 然后积累深空作业的经验,开启太空冶炼等项目,一边为深空半永久殖民卫星做准备,一边享受太空冶炼等种种新环境下工业体系的成果。 这样,在发展一段时间后,殖民月球,乃至火星,开发小行星带,就可以提上日程了。因为太空自循环环境体系基本成熟了,太空工业体系也差不多成熟了,不至于疯狂赔钱,又或风险太大干脆血本无归。 任何产业,没有足够的利益推动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天使投资也不是傻缺,拿钱给人打水漂,所以只能是这么一步步来,相关行业在人类群体中建立了足够的信誉,让人们看到钱景,才会开始投入。毕竟大宗稳定的投入才是主力,那些带有赌博性质的风投,只能是吵吵热度,却还达不到稳定推进相关产业的程度。 等到太空工业和深空殖民已经成为人们意识中时髦但也比较寻常的内容时,再稳健发展个100-200年,就进本上进入恒星时代了。 赵文睿算过,这个发展时间几乎是必须的,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整体比较顺的前提下。 因为科技发展是一个向深广前进的过程,越来越繁复细化,越来越有深度。人类光是想要接班,也就是后人接着前人的研究继续前进,就需要花费很多很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以及掌握必要的经验,然后还得花一段时间继承前任的思路脉络,这才算是有了继往开来的可能。 否则就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思路还没见到结果就报废,各有各有的脑洞,最后都成了不上不下需要靠运气成事的状态,那样是前进不了的。 只能是一个思路捅到底,证伪,换思路再来,直到发现。 科技到了后来就是这么个事,就是天才也别指望一代人就能完成,得前仆后继,才能有所得,真的就是海底拾针的难度。 试问,这样的一个模式,科技进步越推越推不动,听着天天有重大发现,重大发明,实质上却感觉在逐渐停滞,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花费100-200年的时间巩固阶段,多么? 一点都不多。 甚至远远不够。 因为还得算利益引发的利益集团之间、理念阵营之间的撕逼,都觉得自己的路数是正确的,都想享受高质量生活,代表利益的资源什么的永远不够,不撕逼可能么? 就以现代人类文明为例,因为这些个主义、理念、利益、地域文化传统所带来分歧等等引发的撕逼,消耗了多少包括人力在内的资源?纵观历史,预测未来,保守的估测,未来又会消耗多少资源在这些上面,结束需要多长时间? 相信大多数人算完的结果,是绝望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外力刺激,让人类不得不为了种群生存而抱团冲出重力井,那么很可能在走到那一步之前,就将地球的资源消耗殆尽了。 而很多资源的循环再生时间都是百万年单位的,甚至无法再生。也就是说,即便在未来,新的人类文明能从旧文明的废墟上重新站起来,也会因为重力不足灭亡在重力井中,不管他们有多团结,多努力,都没用了,就像一次性气体打火机,电火花啪啪的闪,但气漏完了,能出火焰么? 扯的有点远了,也显得悲观了。 但赵文睿是真的有本账能在这方面算一算的。 他能算出2年后,这个星球的人类文明大概有什么。 他甚至将人类捡破烂获取黑科技都算进去了。 所谓的捡破烂,自然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