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这是谁的部将  (第1/2页)
    刘文庚扫视全场。    “今年的应题诗词水平之高,冠绝历年乞巧雅,这完全归功于一个人,林晓。”    台下众人竟然有不少人点头。    “我想诸位也都是明眼人,今次的雅集老夫和两位翰林院的学士各出了一个题目,一者七夕女儿节,二者人约黄昏后,三者秋夜月如钩。”    刘文庚看了一眼圆台一侧的小春子。    “拿上来。”    立刻小春子和另外两名小吏走上圆台,手中各举着一副书轴。    “三道题目,林晓应了三首诗词,首首皆是上上之作。”    林晓有些发懵,三首?    我写的,我怎么不知道?    “诸位且看。”    刘文庚指着最左边一幅书轴。    “赠胡杏儿,林晓作,胡杏儿书。”    “两三团饼搁霜奁,准拟脂香素指拈。    隐约紫衣皮下软,分明甘美颊边黏。”    刘文庚吟诵的抑扬顿挫,颇得其中三味。    “这首赠胡杏儿应得是七夕女儿节,契合点可谓是独辟蹊径,从乞巧雅集的美食入手,描绘一女子贪恋美食的场景,可谓是巧妙至极,妙!”    刘文庚一抬手,指向最右边一副书轴。    “乞巧郊游,林晓作,李昊书。”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    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龙城秋。”    “这首诗应得是人约黄昏后,友人相约,龙城秋游,这黄昏,自有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又有黄昏一水流,红叶锁深秋一说,正应了黄昏颂秋,完全对题。”    林晓翻了个白眼儿,刘大人你可真能扯。    “这首诗比之上一首更妙,历来世人都只喜欢龙城的春天,诗人也多描写龙城的春景,龙城秋日也很美啊,你们怎么就没发现呢?构思奇巧,意境独特,妙,妙。”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刘大人的品鉴水平还是很权威的。    刘文庚站到了小春子身旁,用手指向最后一幅书轴。    “诸位,如果说前两首是上上之作,那么这最后一首就是传世神作。”    刘文庚的声音竟然有些颤抖。    “独上西楼,林晓作,穆青蕊书。”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刘文庚一字一字念出,声音里透出了无尽的沧桑,仿佛含着数不清的羁绊,无奈,不甘,种种情绪混杂其中。    “唉~”    一声叹息。    “这首词,应得是秋夜月如钩,妙,妙,妙。”    这一次,刘文庚没有解读诗文。    原来如此。    林晓看了一眼身旁的穆青蕊,后者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    “这三首诗词都没有标明摘飞花,但诸位的眼光不必老夫差,三首诗词共收得飞花令二百九十九枚,这还没有加上三首诗词的评级所得飞花令。”    台下众人轰然。    “我知道了,之前的飞花榜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原来是飞花令总数少了许多,竟是被林兄给得了去了。”    韩太息双掌一击,恍然大悟。    刘文庚看着台下众人的反应,满意的点了点头。    “陛下也是顺应诸位的意愿,相信我大乾英才的眼光,林晓的一甲凤王实至名归。”    台下掌声雷动,轰然叫好。    姜,还是老的辣。    “好,那有请林晓上台亲自致谢。”    我去,不会吧,还要发表获奖感言。    “去呀,林兄,长脸啦。”    韩太息又推了林晓一把。    林晓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圆台走去。    台下议论声四起。    刚一登上圆台,刘文庚看到了没有戴化妆面罩的林晓,顿时脸色大变。    “苗儿?”    嗯?    林晓一伙的看向刘文庚。    难道是喊我?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