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明暗翻覆,生死反转 (第2/2页)
“还有,”玉儿觑着慈禧的脸色,说道,“主子臊着老李,轩王爷若晓得了……须不大好看,好像……主子在怪罪王爷似的?奴婢觉得,呃,眼下这个点儿,主子还是……” 慈禧放下茶碗,平静的说道:“行,叫他也跟着伺候吧。” 玉儿暗暗松了口气,赶紧去通知李莲英。 李莲英听了,眼中放出光来,觑着四下无人,对着玉儿,兜头一揖。 玉儿低声说道:“好啦,老李,别客气了,快点儿吧。” 下楼,出门。 走过“水法”的时候,慈禧停住了脚步,微微的仰起了头。 这个大大的喷泉池子,喷雪溅玉,一如平日。只是夕阳残照之中,半池瑟瑟半池红,池子里的一十三组青铜雕像,对着残阳的一面儿,溢彩流光;另一面儿,隐在暗影之中,一眼看上去,整个形状愈加生动,似乎观者一转过身去,他们就要活了过来。 同时,半明半暗之间,也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神秘和诡异。 慈禧的目光,落在那对骑着大鱼的童男童女上面,鱼嘴大张,水流从鱼嘴中喷出,男孩女孩,皆笑逐颜开。 你们倒是快活啊! 人世间的悲哀、痛苦、猜忌、背叛……永远不干你们的事儿吗? 慈禧一边儿在心中感慨着,一边儿将目光转向那个斜举着一只陶罐的妙龄少女。 水流正从罐口奔涌而出,少女美目微合,面色安详,犹如婴儿中酒,天地万物,全不萦怀。 自己入宫的时候,大约也是她这个年纪吧? 可是,这么多年来——从父亲在任上病逝的那一刻算起,自己的心,什么时候真正的安闲过? 慈禧的心中,长长的叹了口气。 再看那对顶盔掼甲的男女将军—— 男的驾车,女的挥戈,男的威猛,女的飒爽,皆是意气昂扬,似乎下一瞬就要从池子中一跃而出。 慈禧苦笑了。 自己曾经忽发奇想:有朝一日,男的就是关卓凡,女的就是自己,并肩立于战车之上,驰骋疆场,那是何等的快意? 当时,她并不以为自己的这个念头有多么“天方夜谭”——上一回来天津,小站阅兵,自己就是和他并肩立于“战车”之上啊! 现在回想,何其讽刺? “不走了,”慈禧说道,“去‘水晶亭子’坐一坐。” 所谓“水晶亭子”,是指园子里那个圆顶的亭子——六根石柱支撑着大理石的穹顶,穹顶上有一组青铜雕塑。亭子的六个面,都由头落脚装上了玻璃,中间都是两扇可以开合的玻璃门。玻璃门上,用铁枝扭出种种蔓草花枝形状,以为框棂。 亭子本身并没有名字,因为通体装上了玻璃,官港行宫的人,习惯上,就喊它“水晶亭子”了。 上一回来天津,关卓凡曾经对慈禧说过:“天气渐冻,户外生寒。不过,就算严冬腊月,北风呼啸,太后亦可在这个亭子里面,拥炉煮茗,赏景消闲,断无风霜雨雪之侵的。” 现在回想,这段话,恍若隔世。 玉儿和李莲英应了,不过,慈禧并没有马上移动脚步,继续吩咐,“准备纸笔——铅笔就好;另外,把那本护书也拿过来。” 玉儿一怔,随即明白了慈禧的意思,连忙应道:“是!” 来到“水晶亭子”,纸、笔、护书、茶水,都已备好。因为现已入秋,太阳一下山,气温迅速降低,所以还在角落里,生起了一个小小的炉子。 为了不打搅圣母皇太后的文思,玉儿和李莲英,都退出了亭子,在外头侍候着。 出去之前,慈禧说道:“现在天儿凉了,在外头站久了,小心冻着——你们两个,都去加一件大氅。” 玉儿和李莲英,心头都是一阵温暖,齐声说道,“谢主子体恤!” 慈禧摊开纸笔,打开护书,默默的看着里面的“节略”。 我要将现在的局面,好好儿的捋一捋。 然后,确定进止。 她暗暗的吸了口气:一步也走错不得的! *(未完待续。)青玉狮子的乱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