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杀人立威 (第2/2页)
别出自成都和灵武两处。文武百官一时间,无所适从。 李白辅佐永王,乃是奉太上皇旨意,在当时并无不妥。正因如此,所以陛下才最终赦免李白谋逆之罪。” 白复恍然大悟。这段公案,总算有了答案。 白复感慨李白才华横溢却时运不济,心想:“太白先生还是太单纯了,怎能对玄宗的话如此认真。这种卸磨杀驴的事,玄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 李辅国很快便获知张武之事。得知养子被当街棒杀,李辅国勃然大怒,气得咬牙切齿。 麟德殿上,他在肃宗面前长跪不起,连哭带泣,请求严惩金吾卫。 肃宗宣白复进殿,询问此事。 李辅国本想倒打一耙,参白复一本。没想到,在场的证人里竟然还有越王李系等皇子。 有了越王李系等多位皇子的佐证,是非曲直很快水落石出。獒卫无视大唐律令,就对朝廷重臣抄家拘禁的暴行彻底曝光在肃宗面前。 肃宗龙颜大怒,一脚将李辅国踹倒在地,把李辅国骂的狗血淋头。肃宗让李辅国约束獒卫,胆敢再有下次,定斩不饶。 肃宗拂袖而去,将李辅国一个人晾在殿上。 李辅国从麟德殿出来,正好看见白复在宫门处,与众皇子辞行。 李辅国看着白复的身影,恨得牙痒痒,恨不得食其肉、削其骨。 白复仿佛背后有眼,突然转过头来,回望麟德殿。 白复望向李辅国的笑容,似笑非笑,高深莫测。 李辅国心中一紧,暗道:“白复此人,阴险狡诈。此时若挟私报复,定会被他抓住把柄,落井下石。可莫要中了此人之计! 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日后再找机会。” 从此,李辅国越发忌惮对手,不敢轻易得罪白复。每次见到白复,生怕被白复看穿自己的心思,装作若无其事,笑脸相迎,逢迎谄媚。 白复心道:“这条老狐狸,口蜜腹剑,心里憋着坏,定在寻找陷害我的机会。 对于这种阉人,旁人或许提心吊胆,但在我眼中,他这份报仇的执念,就是我最好的鱼饵。接下来,就看我怎么放长线咯……” …… 金吾卫当街杖毙獒卫之事,很快传遍整个长安,大快人心。 连日来,事件不断发酵。长安如同元夕佳节,处处火树银花、普天同庆。不仅百姓燃放烟花爆竹,就连文武百官也张灯结彩,为之叫好。 满朝文武这才意识到,飘逸俊美、风姿绰绰的白复乃是血战沙场的将军,杀人如麻。 此人胆敢不请圣旨,就诛杀獒卫,可见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轻易不能招惹。 长安士林则欢声一片。张镐被誉为大唐诗人的保护神,素为士子们敬仰。白复此举,迅速赢得士子们的好感。一首首赞美白将军的诗词被题在茶楼酒肆的粉墙上,脍炙人口。 青鸾公主听闻后,喜上眉梢,命人将这些诗词抄录回来,命乐工谱曲吟唱。 与百官们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思不同,长安百姓发自内心拥护焕然一新的金吾卫。 金吾卫的门前,日日都有百姓自发前来问安,将新鲜的蔬菜瓜果呈送给执勤的士兵。 长安的青壮年更是纷纷要求从军,指名点姓要求加入金吾卫。 看着报名参军的人群长队,章仇穷愚感慨道:“安禄山之叛前,金吾卫虽然鲜衣怒马、仪仗鲜亮,但因护驾李林甫、杨国忠等家族,经常被长安百姓唾骂,被丢生鸡蛋抗议。 今日,金吾卫铠甲破烂、战衣陈旧,却成为长安少年的向往、百姓的依靠,细细想来,感慨良多。 希望在白将军的带领下,金吾卫能成为最耀眼的禁卫军,熠熠生辉!”大明终始的蜀山悬剑传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