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四节 战前(1)  (第2/2页)
野之中,灌溉着周围的土地。    野草和灌木都被铲除,一块块平整的土地被耕耘出来。    在过去四个月内,汉军的隧营部队与羌人俘虏们,就开辟出了足足十万亩土地!    并种下了大片大片的豆子和苜蓿,只等明年春耕,再种下粟米。    “如此沃土,足可岁收百万石啊……”剧孟也是志得意满的望着这些开辟出来的沃土,得意不已。    倘若一切顺利,等少府和国内的耕具都运来,开辟的耕地面积,还将增加数倍。    足可养活数十万百姓,支撑起数万大军的需求。    这还是仅在合黎山和姑臧山一带开辟耕地,进行屯垦的成果。    虎贲卫和羽林卫,都已准备在未来,从安东调来他们的屯垦团班子,在此地或者居延地区,重建屯垦团。    其他各军也都有着类似打算。    于今日汉军来说,他们已经尝到了屯垦团制度的甜头。    屯垦团,不仅仅是各野战军的粮仓和财税之源。    过去数年,安东的各大屯垦团的产出,几乎就让各军不愁吃穿。    而屯垦团本身更是各大野战军最好的兵源来源。    毫不夸张的说,若非过去的屯垦团皆在安东,远离前线。    不然的话,各军单单只靠屯垦团的资源,便足可自行开战。    但在现在,对于各个野战军来说,吸引移民,方才是关键!    只要能吸引到足够移民,在此复制出安东的屯垦团模式,一个个数千甚至上万青壮男子组成的屯垦团,便足以成为各军的稳定粮仓与根据地。    背靠屯垦团,汉军就可以就粮于当地。    无论是消灭西匈奴小政权,还是继续向西,征服更远的西域诸国。    都能轻松数倍。    现在,就看朝廷能否批准在此,复制安东的屯垦团之制。    只要朝堂同意,并且批准了各军的要求。    那么,军方的山头们,立刻就会使劲花样,用尽一切手段,从中国移民来此。    说不定……    “吾还能做一任都护府都督呢!”剧孟在心里想着。    当初,汉家进军安东,并在安东的荒原上,从无到有,建设出新化城,随即以新化为基点,建立起了安东都护府。    如今,汉家同样进入这片群山与峡谷的山陵地区,未必不能在此建设一个新的都护府。    安东有鱼群,但此地有着草原和湖泊,群山之间,到处都是优良的牧场。    只要经营得当,足可形成一个盛产牲畜的大型牧场。    而绿洲和河流之畔的肥沃土地,也能成为粮仓。    安东有黄金,此地,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仅仅是这几个月的勘探,汉军就发现了许多露天泥炭矿(煤矿)和浅表底层的铁矿,甚至还发现一个大铜矿的踪迹!    而铜,恰恰是现在汉室最缺乏的资源之一。    相信,现在少府已经迫不及待的,就要将它的整个探矿工匠都派来此地,确定那个铜矿的位置,以方便未来的开采了。    这样想着,剧孟便踌躇满志。    今年年内,羌人问题,就应该可以解决。    明年,居延战役一定开打。    到时候,自己说不定还能跃马祁连山,脚踏单于庭!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