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科大新创基金  (第1/2页)
    “小徐,你准备成立一家公司吗?”    办公室里。    听到田良伟的这番话,徐云下意识便是一愣。    不过很快,他便坦然的点了点头:    “没错。”    徐云的回答在田良伟的预料之中,毕竟五代吡虫啉的商业价值摆在那边,哪怕是星际玩家都能看到它的前景。    随后田良伟想了想,示意徐云坐下,说道:    “那么小徐,你对公司的筹备有什么想法吗?”    徐云没有说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向自己的老师。    过了几秒钟,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徐云一边笑一边给田良伟倒了杯茶,说道:    “老师,您别忘了,科大手里还有第五代吡虫啉30%的专利权呢。    学校不会放弃我,我也离不开咱们学校。    所以您也别试探我了,直接说学校有什么打算呗?”    作为两世接近20年的科大人,徐云对于科大的感情自然不必多说。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哪怕他后来离职下海,关系依旧选择挂在了科大,逢年过节也会回校去看看老师。    同时从理性角度出发,科大也无疑是个极佳的合作伙伴。    徐云现在的情况是有技术,但没资金——支付宝里倒是有这些年攒下来的六万多块钱,但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这六万基本上翻不了多少风浪。    因此他唯一的选择,就只有去找机构合作这一条路。    无非是官方还是民间、甚至境外机构,再或者就是一些吸血鬼似的风投或者私募基金。    在这所有可选的对象中,科大几乎在各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对象。    首先科大背靠的是科院,校内有众多顶尖的院士级人才坐镇,无论是地位还是背景都堪称是巨无霸。    其次则是科大在企业投资和管理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名下有多个直属的投资机构,商业版图幅员辽阔。    当然了。    高校搞产业不止是科大一家在做,国内外几乎所有院校目前都在走这条路。    比如赫赫有名的哈佛,甚至成立了一个校友投资基金,直接用于购买私募债券。    斯坦福大学则成立了多个风投机构,这些年已经覆盖到了偷国,估计再过一段便会触及本土。    可以这样说,如今的高校早就不是很多人印象中那种只做学术的地方了。    毕竟只搞学术很多人是恰不起饭的,未来高校的定位就是一个成熟化的产学研模块,这是一种必然的大势。    例如水木目前便是1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名下的000938、002049市值都在600个亿以上。    科大代表的则是688027,市值也有两百多个亿。    这种成熟的企业管理体系,对于现今的徐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助力——你可以让他去搞科研,也可以让他肝论文,但谈到企业管理,徐云就完全是个半吊子了。    最近的例子,就是几个小时前森下制药的试探。    这种做法恶心是真恶心,但从商业角度来说,确实是个令徐云都佩服的操作。    而这种操作的背后,必然有着深谙此道的高人在进行指点。    这种级别的高人你让徐云去找,也许碰巧能撞上一两个,但想要组织出一个完善的公司运行体系,这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种烦恼交给其他人呢?    而另一方面,科大显然也不愿意徐云去找外人合作——这就跟夫前侵犯似的,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凭啥要给人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