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诸侯再次突重围  (第2/2页)
远处,摆下几张八仙桌,吃起了香喷喷的面条。    晚上又堆起篝火,当着守城士卒的面,吃起来了烤全羊。    不但如此,秦军还时不时地往城里放箭。    箭杆上不是带着劝降的书信,就是一块粟米饼。    每当夹带食物的箭矢落在城内时,都能引起士卒们一场疯抢。    抢不到士卒们,就开始私下联合,如何干掉城门的守将,好让他们出去跟秦军投降。    这个苗头被诸侯们发觉之后,立刻就引起一场大整顿。    他们把有意投降的士卒统统抓起来斩首,并且把他们尸体赏给守城门的亲信。    陈胜眼看人吃人的情形已经变得不再含蓄,加上诸侯们开始对自己施压,再加上他已经吃上第一口人肉。    此时的陈胜,终于放弃了派出骑兵突围去调援军的想法。    他自己也很清楚,就算突围成功,最近的援军是在荥阳的吴广部队,他们只有寥寥几万兵力,哪里是秦军的对手?    能调来二十万大军的彭城,就算是单程疾行,也得半个月左右才能前来支援。    反正以目前的情形,能供诸侯选择的路,只有两条。    一条是全体向秦军投降。    秦军或许会放过士卒,至于会不会放过诸侯们?答案是多半不会,就拿陈胜和魏咎两人来说,他们俩就是秦廷必杀的对象。    另一条路就是准备再次突围,能逃多少是多少?只要能活着回到自己的领土,将来还能重整旗鼓、再战秦军。    借鉴于上一次的突围失败,诸侯们决定用一种“声东击西”的计谋来突围。    同时为了防范消息走漏风声,他们进行了两次商议。    一次是明议。    也是公开商议,目的是为了迷惑潜伏在城里的奸细。    一次是暗议。    参与这次商议的人,只有陈胜、魏咎、韩广、田横四人。    至于赵国那边,则由魏咎前去劝陈馀暂时代替赵王的身份,来参与商议。wap.    陈馀也只好放下与陈胜的恩怨,参加了这次商议。    这天夜里,嬴瑞又收到庄贾的箭矢。    只见上面刻着“232”,代表陈胜他们即将在今晚子时,还是从南城门突围。    嬴瑞心里升起一丝狐疑,觉得陈胜他们的行为恰似合理,又很不合理。    按理说,古人都迷信,出门做任何事都得看黄道吉日。    既然已经在南城门突围失败一次了,又为何还选择南城门?    嬴瑞心想,这其中肯定没那么简单。    上次突围失败,诸侯们不怀疑有内奸就怪了。    但嬴瑞又不敢十分确定,万一诸侯们真赌南城门呢?    于是,为了保险起见,嬴瑞来到了沙盘边上,根据洛阳的地形来推断。    西城门的方向是函谷关,绝对没可能的。    北城门的方向是孟津关,逃到这里有大河阻挡,诸侯们事先没有安排船只以便逃生,所以可能性也不大。    南城门的方向是伊阙关,向东南是轩辕关,从这里逃走之后,陈胜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陈郡。所以可能性还蛮大的。    东城门的方向是虎牢关,出了虎牢关之后就是荥阳,吴广正好在此驻扎。    而且这条路还是齐、赵、魏、燕四国诸侯,回到本国的必经之路。    因此,嬴瑞推断东城门的可能性最大。    “传令,命王贲、章邯两位将军,速速前来商议。”李肆的大秦风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