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清廷应对,滇省发展 (第2/2页)
军队,加快统一世界的步伐。 而农夫们拿了钱,又可以促进消费,整个滇省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 虽然,韩煜免了田赋田税,但所能收上来的税银却比以往更多。 除了农业之外,韩煜还废除了匠户、军户等限制性的户籍,除去犯人之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普通户籍,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不受任何限制。 明朝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户籍限制,每个人从出生就被规划好了道路,军户只能从军,匠户就只能当工匠,没有半点选择的权利。 在一个不喜欢的职业上熬一辈子,自然是能摸鱼就摸鱼,能有建树就怪了。 废除了户籍之后,可以自己选择,人尽其才。 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被发挥到了最大,一些喜欢经商的农民当即上交了田产,拿着本钱开始做买卖,混的风生水起。 社会上欣欣向荣。 看着越发繁华的春城,沐天波觉得朱慈煊绝对是受过神仙指点,否则,大明何时见过如此繁华过,有如此明君,大明何愁不兴? 看着府库里的钱越来越多,韩煜又开始琢磨起花钱的路子来了。 现在,他感觉到最缺的还是人手。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随着统治范围的扩大,他觉得手中可用的人越来越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年代的识字率太低,很多人字都不认识,没念过书,只能当苦力。 而读书的权利都被地主富商垄断了。 但那些地主几乎都被自己砍了,该怎么办呢? 韩煜一拍大腿,决定办学堂。 不光要让适龄儿童入学,成年人也要开办夜校。 尤其是那些军官,必须进入夜校进修,考试不合格,不能晋升。 大头兵也要读书认字,每个人背后背一块木板,木板上写着每天也背的字,哪怕行军打仗也要学习。 夜校中也不光教授读书认字,还教授各种技术,打铁,农耕,织布,做菜,只要能谋生的,夜校都教。 保证每个人从夜校毕业后,都能拿着知识去谋生。 至于童学,除了基本的读书认字之外,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等。 教材都是从各家经典之中抽出来重新编纂,然后再由韩煜帮忙查缺补漏。 虽然,韩煜也学的不怎么样,但是带着他们搞出蒸汽机还是不成问题的。 毕竟,韩煜怎么说也是一个机械专业的,蒸汽机的原理构造还是懂的。 一开始,还有不少农家不想送孩子去读书,觉得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帮家里干点活,还能多打点谷子。 面对这种情况,韩煜大笔一挥,所有孩童入学免费,而且管一日三餐,每学期考评优异者,每人奖励一只猪仔,男女不限。 而且,只要能毕业,朝廷帮忙安排工作,表现优异者,能直接入朝为官。 听到这个消息后,那些农家疯了。 别的不说,管一日三餐对于他们来说,就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问题。 凭空剩下一个人的口粮,就能让家里宽裕不少。 更别说猪仔奖励,和入朝为官了。 谁不想自己家能出个大官? 一时间,各个村的学堂人满为患。碳酸鱼雷的公路求生,我有提示系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