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八旗何足道哉?  (第1/2页)
    符离桥。    此地乃在宿州以北五十里处,名为埇桥,也叫做符离桥,后世叫做永济桥。    建成于北宋仁宗年间,乃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木拱桥,宿州著名景点,符离晓渡。    由于在唐宋时期,永济渠的重要性,所以因此在埇桥,设立了宿州,因为一座桥,所以成了一座城市。    长长的拱桥,汇聚了大量的百姓,商人,背着行囊,忍受着烈日,随着长长的队伍,缓缓向前。    “叮咚——”    一串铜钱扔下,清脆的响声大起。    “走吧!”戴着斗笠,守兵懒洋洋的挥了挥手。    旋即,背着行囊的旅人,迫不及待的走上了拱桥。    而这时,一个牵着骡子的商贩,却被拉扯住,投下铜钱的手,也被抓住:    “你在糊弄谁呢?一个人五文钱,一个骡子二十文,别想混过去!”    守兵双目放光,厉声呵斥道。    那表情,简直就像是背负了血海深仇。    商人一哆嗦,畏惧的从怀中又掏出了些许铜钱。    “不够!”守兵摇摇头,冷笑道:“你小子刚才糊弄老子,双倍的给。”    商人望了一眼,身后越来越长的队伍,只能忍气吞声,从搭链之中,又掏出了二十文钱。    谁知,那守兵,直接抢走,塞入了自己的怀中。    “快滚吧,下次别让老子看见你。”wap.    而队伍中,却满是羡慕,甚至习以为常。    人们都想着以身代之,而从来不会反抗。    忽然,大地开始震动起来,从远处望去,扬起了一阵阵的烟尘。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烟尘越来越大,阵阵马蹄声传来。    “不好,敌袭敌袭——”    箭塔上,打盹的守兵瞬间惊醒,忍不住的大喊起来。    旋即,整个大桥乱成一锅粥。    渡河的百姓们,迫不及待的四处逃散,躲避即将到来的兵灾。    而零散不过百来人的守兵,更是毫无战心,迫不及待的投降起来。    当然了,最要紧的还是把钱财收拾起来。    马蹄踢起尘土,骑兵们基本身着轻便的皮甲,头上都戴着护盔,背上长弓箭筒,插满长箭。    “这么就投了?”    胡心水望着跪成一排的守兵,不由得叹了口气,简直太容易了。    自从在河南被俘虏,参加骑兵营至今,他已经担任把总,手底下三四百号人,也算个人物了。    “将军饶命!”    翘起屁股,脸大腰圆的大汉,迫不及待的开始求饶:    “俺们不过是收钱的,不会打仗。”    胡心水横扫了一眼,这群人多半是长枪,腰刀,长弓只有三五把,鸟铳更是一个都没有。    显然,他并没有撒谎。    “迅速控制大桥!”    胡心水也懒得搭理他们,直接吩咐手下做事,并且检查了大桥的稳定性。    半个时辰后,大军抵达。    骑兵营作为前锋,显然是合格的。    “骑兵发觉大桥多年不曾修缮,破损较多,若是强行渡桥,怕是有危险。”    “那就先修理半天。”    李经武眺望着规模不小的符离桥,不以为意道:“也幸亏是木头做的,暂且撑住这几天。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