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黄河的意义 (第2/2页)
黄河的泛滥史。 根据可以查询记载的文献就可以推算出,黄河平均一年半就泛滥一次。每次泛滥都是泽国千里,每次死伤民众达百万。 甚至翻开史书,上面记载的不是黄河发大水,就是淮河发大水。 从大禹治水开始,我们这个民族就一直在与洪水搏斗,从未退缩。 而正是这个原因,也是我们必须走向大一统的重要原因。 因为治理黄河不是某一个诸侯国凭借自己的国力就可以做到的,而且黄河必须整条治理。 如此浩大的工程,必须是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 我们这个民族坚韧的性格也都是被黄河母亲磨炼出来。 翻看史书,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夺取天下都会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修缮河堤。m. 不是修一次,而是年年修,每年都要投入海量的人力财力。 甚至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也要开始修缮黄河,修黄河这事甚至已经成为了谁才是法理上正统王朝的标志之一了。 比如,元末时期各个地方农民起义四起,甚至在元军被朱元璋打的节节败退的时候,元庭还抽调了几十万人去修缮黄河,这个都是记录在册的。 可想而知,各个朝代对黄河的重视。 我们这个民族经常会做一些其他民族不是太理解的千秋功业。 因为我们在乎的不单单是眼下,真正在乎的而是子孙后代的福祉。 所以我们自古都有许多流传千年的水利工程,但是没有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是可以持续上千年的。 但是各个朝代还是选择去做了上千年的水利工程,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基因。 每一代人做的都是千秋大业,为了子孙的千秋大业,他们可以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隋炀帝修了一条大运河被骂为昏君,污蔑他就是为了南下赏花。 可是一条大运河上千年来灌溉了多少良田?推动了多么繁华的南北贸易? 这就是典型的罪在当下,功在千秋。 黄河滋养了两岸亿兆民众,更是磨练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意志,更是一次次的逼迫我们走向大一统。 西方人只经历过一次圣经里的大洪水,他们没有这种每年都生活在洪水泛滥的恐惧之中。 欧洲大平原又被很多小山脉隔开,导致他们缺乏走向统一的动力。 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每年都需要接受母亲河的考验,所以我们必须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统一才会成为我们民族需要的东西。 我们走向统一,一方面是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现实利益的需求。 这也是周建国不认可庆克的地方,如果天下永远处于分裂,所有诸侯国各扫门前雪,那么黄河的泛滥会更加凶猛。 其实这与个人理念,思想没有什么关系,就是纯粹的客观条件。 每一个人的成长会因为环境不一样,导致性格不一样。 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我们的生存环境会逼迫我们走向统一。 这是很多人忽略的,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这个民族为何总会在分裂的时候走向统一。 我们的统一的基因到底是哪里来的? 其实有一部分的民族基因来源,就是母亲河,黄河磨炼出来的。 我们在母亲河的磨练下让我们这个民族不会将个人的得失放在首位,虽然西方人总嘲笑我们的集体主义,但是他们不明白,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主义已经上千年了,刻在基因里的。 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能面对黄河母亲给出的考验。 有些民族的命运是注定的,当有些人带着傲慢与无知批判我们一些民族性格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明白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经历了什么。 而后世那些无知的国人,读了几本外国的书,就盲目批判我们民族的集体主义时,他们也根本不明白我们这方面的民族基因从哪里来。枫语蛋蛋的我在大周做天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