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_第1331章 最厉害的阴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1章 最厉害的阴谋 (第1/2页)

    范黎的处境,范黎自己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事事都是如履薄冰。

    窃国,这件事可不是靠一时义气就能办到,更不是靠某一个阴谋诡计就能实现。

    范黎非常清楚,他需要在秦国建立实实在在的功绩,他需要实实在在的威望。

    经历过这件事的范黎也成熟了,甚至比他的老师御龙隐还成熟。

    范黎也在这些挫折中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忍耐与装傻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范黎此时给自己树立的人设,就是在秦人新势力与秦国国民眼里,那简直就是为国为民。

    而范黎在秦国国君面前树立的人设那也是忠诚不二,一心只知道为秦国变革,而且事事都向国君请示。

    作为大庶长的范黎,其实自己已经单独有理政的府邸,但是范黎依然坚持事事请示。

    充分展示了范黎对秦国国君忠诚。

    就是因为范黎的低调,才让秦国国君,乃至秦国世子对范黎没有丝毫戒心。

    因为此时的范黎已经完全抛弃了自我,他完全让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角色。

    在他眼中,自我人格什么的,根本不重要了。

    如今他要全身心的进入另外一种状态,那就是要做秦国的周公旦,一心辅助秦国国君。

    因为人想要骗对方,自然要先骗过自己。

    窃国这件事是范黎需要深埋心底,等待时机的。

    而在时机没有到来之前,范黎就是一心一意的忠臣。

    其实历史上的事就是这样,真正的忠与奸那是无法分辨的。

    岳飞为什么会死?其他的所有事情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岳飞威胁到了宋高宗。

    宋高宗不相信岳飞是忠臣吗?当然相信。可是相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可是开创他们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要不是当了柴荣的忠臣,赵匡胤有可能成为托孤之臣吗?

    又有可能篡了后周建立宋朝吗?

    谁敢保证,如果条件允许,岳飞不会上演一次黄袍加身?

    其实在清朝,如果鳌拜在康熙十四岁亲政之前就战死沙场,或者生病而亡。

    那么鳌拜在清朝历史的地位将是无与伦比的。

    康熙八岁继位的时候,表面上清朝是孝庄在维持,但是当时的清廷是摇摇欲坠的,刚刚入关不久,就遭遇了这么大的动荡。

    顺治暴毙幼子继位当皇帝,再加上当时清廷南边藩王,北边草原部族都在蠢蠢欲动。

    如果清廷在这个时候灭亡了,估计在后人看来,都觉得不奇怪。

    然后就是在这种危难时刻,顶住各方压力,南征北战稳住清廷的恰恰就是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鳌拜。

    翻开鳌拜的战绩与功勋,我们会发现鳌拜的战功是岳飞完全比不上的。

    如果没有鳌拜这样的强臣威震四方,怕是清廷等不到康熙长大就没了。

    可是鳌拜唯一的缺点就是,活的太久,小皇帝想要夺权。

    最后鳌拜被扣上了要谋反的罪名圈禁了。

    简单的用忠奸二字,在皇权的政治斗争,一文不值。

    皇帝不用忠臣,就说皇帝昏庸,可是普通人哪里明白,忠臣里面藏着多少赵匡胤这样的奸臣?

    后人评说的忠与奸,都只是看的表象而已。

    而此时的范黎,要在这个时代就开始给天下提供一个样本。

    那就是先忠后奸。如果不做忠臣,怎么会得到国君的器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