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古代王朝的困境 (第1/2页)
人在颓废的时候,会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但是当人重新燃起斗志,找到方向与目标的时候,人的整个精神状态与精神能量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御龙隐非常庆幸赵忆君竟然在如此伤重的情况下活了下来。 因为如果赵忆君此时已经死了,那么就没有任何可以激发范黎的地方。 那么范黎将会永远颓废下去。 而范黎作为御龙隐最杰出的作品,也就彻底失去了意义。 御龙隐以赵忆君的身份与口吻给范黎这封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 而是御龙隐在与范氏家族家宰范元商议许久的。 他们为了让这封信出现的不是那么突兀,那么生硬也是布局了很久。 目的就是为了让范黎对这封信丝毫不怀疑。 毕竟范黎虽然精神颓废,但是思维并不傻。 好在御龙隐与范元对范黎的过往非常了解,而且站在赵忆君的角度也很是合理。 所以在恰当的时机让范黎看到了这封信。 范黎看到以后,果然没有质疑,也没有去求证,毕竟这是一件非常隐晦的事情。 范黎开始一改以往的颓废,再次以非常低姿态的方式投靠了秦国世子赵静。 甚至主动将他们范氏族人全部打散融入进秦国,打消秦国国君的顾虑。 范黎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以变革者的身份进入秦国的权力核心。 而范黎在与自己老师御龙隐多日对天子新政变革的钻研中发现一件事。 那就是天子的变革虽然可以短时间内激发底层民众的凝聚力,增强国力。 但是没有了贵族与宗族的支撑以后,新贵族的权力会非常大。 而且新贵族的权力可以大到远远超过之前的贵族与宗族势力的总和。 拿天子的权力架构来举例子,天子将传统贵族与宗族已经彻底削弱了。 天子如今扶植起来的新贵族,虽然是效忠天子的,可是如果天子一旦去世,失去制衡的新贵族甚至会反过来架空后继之君。 因为天子的变革,没有制衡新贵族的机制,再加上新贵族的权力太大,而地方上势力也已经全部被铲除。 甚至地方上的势力,都是权力中心的新贵族们培养出来的。 也就是说,天子可以凭借个人魅力调集周国的全部资源,但是集权的天子一旦去世,天子身边的新贵族架空后继之君也是完全可以的。 在传统的分封制度下,虽然也有架空国君,弑君篡位的事情。 但是要架空国君,弑君篡位的人,起码要得到不少贵族的支持,不少地方势力的支持,这才可以办到。 而天子这种变革的制度,一个异姓权臣就可以轻轻松松篡国,因为缺乏地方上的制衡。 其实范黎与御龙隐看到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大一统王朝的运行效率比分封制度要好,但是因为失去了地方上的制约,大一统王朝的权力核心的臣子的确可以篡权谋政。. 后世里,秦朝为什么被一个宦官赵高就给祸害了?就是因为秦始皇的时候就开始打压宗族。 为何王莽能够篡汉?为何司马家能够篡位曹魏?等等案例都是因为他们的宗族被打压了。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也非常的难,不打压宗族吧,宗族总会跳出来制衡天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