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王家科学学宫 (第1/2页)
周建国与温子言等人交流了足足半日。 对于周建国而言他简直是如获至宝。 因为中条国多年的顶级冶炼技术,顶级的铸造工艺,在晋国灭了条戎的时候大部分就失传了。 其实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西周与春秋时期,最顶级的冶炼,铸造等工艺的确在条戎之地。 不然条戎也不可能抵挡住周宣王与晋穆侯,晋文侯的多年连番进攻。 条戎当年之所以能够拒绝周王室的分封,拒绝当周王室的封国。 就是因为条戎之地盛产各种矿类,而且他们拥有顶级冶炼铸造工艺。 他们依靠技术优势,在被周王室封国环绕的情况下,足足对抗了周王室近百年。 这足以说明条戎之地的各项工艺是遥遥领先这个时代的。 不然不可能以弹丸之地硬抗周王室,晋国的围攻长达百年之久。 现在周建国获得了温子言等人的技术,就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合金技术。 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各类火器在材料上的一些技术难题。 周建国与温子言的聊天中发现,让周建国更为意外的是,温子言他们已经具备一些元素知识上的认知。 也就是化学知识的一些数据储备,只是他们这个时代对各项知识都混在一起。 导致他们的知识体系也非常混杂。 所以周建国意识到,必须要将他们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不然他们的知识无法有效的教学,更无法传承,只会成为一种经验,而不是科学体系。 其实温子言他们会将各类知识混杂在一起,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被主流学术界认可。 所以他们就喜欢各种奇技淫巧,而又非常有趣的知识。 导致他们涉猎的知识范围很广,没有在某一个知识领域内深耕。 其实他们无法深耕某个知识领域,还是因为缺乏科研环境导致的。 以至于他们只是凭借兴趣了解很多容易获取的科学类知识。 周建国在与温子言他们的交谈中,还帮助他们进行了一些知识体系的分类。 让温子言他们惊讶不已。 交流了大半日以后,温子言用难以置信的口吻对天子说道, “听闻王上在学派辩论会上,展现了惊人的各项技艺类的知识。当面与王上交流以后发现王上的学识远超外界的传闻啊。” 周建国则摆了摆手说道, “子言先生的学识寡人也是敬佩不已啊。不知道子言先生愿不愿意将你们的学识传教给更多的学子?” 其实温子言他们在来的路上就听闻,天子要大力发展所谓‘科学’类教育。 他们也是第一次听‘科学’一词,后来在打听下得知,天子说的‘科学’就是各类技艺的统称。 周建国之所以这么询问温子言,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很多技艺都是师傅带徒弟。 华夏民族几千年很多技术的消失,也是因为各种科技知识只在小圈子内传递。 而且还是师傅带徒弟,这样导致这些科技知识无法相互交流而提高, 还非常容易因为个人原因失传。 周建国要的就是打破这种陋习,让各类科技知识进行广泛交流,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温子言他们流亡已久,如今天子如此重视他们,他们自然是感恩戴德。 随后温子言赶忙行礼道, “只要王上用得上小人,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其实温子言他们在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