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金碗 (第2/2页)
这种将美好的寓意和民族的审美情趣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特殊的魅力。 这对儿形态肥硕丰满,庄重大方,纹饰繁纷瑰丽,优美典雅,工艺精湛考究,气度非凡。 可以说是大唐盛世的一个缩影。 这对儿鸳鸯莲瓣纹金碗的纹饰全部是用手工一点点地錾刻出来的。 工匠在设计布局时,在金碗的内底部刻蔷薇式团花一朵作为中心点。 外腹部錾出上下两层相间的浮雕式的仰莲瓣,每层十瓣。通过对小单元的逐个装饰,来达到对整个器物的美化。 这对儿金碗的圈足一周有一圈非常细密的小金珠排列在一起,这是当时唐代的工匠采用了一种叫做炸珠的工艺制作而成的。 所谓炸珠,通俗的说就是金液和水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度差,二者相遇时会发生迸溅。 当时的工匠们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炸出细小的金珠,然后从中选择质地比较均匀的焊接在器物表面。 这种古老的技法,在盛唐初期,也就是贞观之治时期极为盛行。 到了唐代中期已经失传。 而且,这对儿金碗明显是皇家之物,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自己库房中那几件金碗跟这对儿比起来,完全没有可比性,甚至是对这对儿金碗的最大侮辱。 这对儿碗若是放出去的话,每一只的价值都不会低于九位数字。 这两个锦盒拿出来,里面就剩下两个大家伙了。 两只盒子长度全部超过半米,陆飞将其中相对小一些的抱了起来。 这只锦盒入手极重,陆飞就更兴奋了。 把盒子抱出来下到实地,坐在拉杆箱上小心打开。 看到里面的东西,陆飞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嘿!” “元青花!” 这是一件元青花松竹梅纹兽耳八棱大罐。 高将近四十公分,口径十五公分,底径十八公分。 这件元青花整体造型呈八棱形,白釉青花,共分为五层纹饰。 此器物圆唇、直口,高领,斜直肩,鼓腹至底部略收。 器物整体造型宏魄,器型硕大,胎体厚重,通体施青白釉。 底足砂底无釉,修足极为规整。 整体绘画笔触细腻、线条酣畅流利。 颈部以下以八棱为界,分别装饰折枝花。 肩部装饰一周折枝菊花、栀子花、一把莲、折枝莲花、折枝牡丹。 腹部主体纹饰是卷草开光内绘画松、竹、梅、满池娇。 底部是一周绘画变体莲瓣纹,各不相连,莲瓣内绘画杂宝纹。 腹部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 “岁寒三友”是文人们常用的绘画题材,松树寓于君子镇定之态,竹子象征虚怀与率直,梅花表现坚强不屈的品德。 整个画面疏密有致,构图丰满,运笔流畅,花色淡雅,美不胜收。 陆飞的元青花有几件,但八棱大罐却一件都没有。 瓷器收藏界有句话叫做一方顶十圆。 意思就是方形器物的拉坯制作难度比圆形器物要大得多,所以更加珍贵。 但八棱形的还要比方形的难得多,价格更是无法同日而语。 这件八棱大罐若是放出去,绝对震惊世界。 也正因为如此重要,深谋远虑的老卢头才把它雪藏在这里。胖爷的鉴宝狂少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